如果要用一個字來表述2016年的能源形勢,我將選擇“?!弊鳛殛P鍵字。2016年,煤、電等能源產品將繼續2015年的形勢,供過于求、價格疲軟,特別是電力過剩的狀況將更加突顯。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大部分時間面臨能源短缺的形勢,能源工作的主要內容也是增加供應以滿足快速增長的需求,我們也習慣了這種工作方式和思維模式。但近兩年來,隨著建設發展不斷深入,形勢發生轉變,能源生產總量已經很大,加之經濟發展增速放緩、需求疲軟,煤、電等主要能源產品已經呈現供過于求。煤炭價格低靡,發電設備的利用小時數逐年下降,2015年火電發電小時數在2014年下降的基礎上進一步下降至4329小時,比上年下降410小時,比平均5500小時的設計值低1200小時左右,設備利用率已經很低。
按此數據,不新增發電裝機容量,只要提高設備利用率就能滿足需求。2015年我國用電量同比增長僅為0.5%,而發電設備裝機容量已達15.06億千瓦,較上年增長10.4%,這已為2016年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進一步下跌埋下了伏筆。
然而,習慣了“增產能、喊短缺”的各級政府部門和協會往往還在延續慣性思維。2015年初,在能源委員會會議上,我發言說要注意電力也可能岀現供大于求的現象,而與會領導表示,在有些省份的匯報中仍提出電力供應有可能是緊張的,還在爭著新建發電廠。預計2016年還將延續2015年這一趨勢,即需求增長繼續低迷,在鋼鐵等主要耗能產品產量預計下降的形勢下,第二產業的電力消費估計將呈現負增長;第三產業、居民用電有所增長,樂觀估計最多也只有8%左右;本就占比不大的第一產業將大體持平或下降,電力消費很可能出現負增長。而因為電力裝機在建規模較大,2016年新增裝機可能達1億千瓦,電力裝機規??赡茉鲩L6.5%-7%,這將導致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進一步下降,火電發電小時數將可能跌破4000小時,設備利用率、投資效益下降。
在此形勢下,很可能會出現各種發電方式爭搶發電量的情況。為照顧部分已建成發電廠的生存,將會影響風能、太陽能、水電、核電的利用。若缺乏強有力的調度準則,棄風、棄光、棄水甚至棄核現象在2016年都可能發生,這將給清潔能源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在預測“十三五”電力需求時,一些行業組織還在延續過去的彈性系數法,過高估計彈性系數,因此對“十三五”的電力需求增長估計偏高。
由于煤炭產能產量積累過高,還存在漏報瞞報情況,實際產能產量要高于官方統計數據,估計實際產能可能達40億噸/年。因此,2015年煤炭行業供大于求十分明顯,秦皇島港5500大卡下水煤價跌至400元/噸以下,大部分煤企經營困難。但去產能舉步維艱,大家都在等待形勢好轉、需求回升,實際產能減少有限。但是在國際社會關注溫室氣體排放、鼓勵發展低碳經濟和低碳能源的大背景下,減煤已成大勢。
行業協會應當對此有客觀清醒的認識,不能為了提振行業士氣,繼續“2016年煤炭需求還會有小幅增長,需求總量還很大”的說法,事實將證明這種導向不利于煤炭企業下決心進行調整。2016年各主要用煤產業都將呈下降趨勢,例如占需求總量一半以上的煤炭發電行業,雖然燃煤機組容量有所增加,但燃煤機組的發電總量不會增加、發電小時數將下降,所以用于發電的燃煤總量非但不會增長,甚至會有所下降。而鋼鐵、建材的用煤量也將呈下降趨勢,因此煤炭的總用量將進一步下跌。在去產能進展緩慢的情況下,2016年煤炭價格回升的期待也恐難實現。預計煤炭價格仍將疲軟,煤價還將處于300元/噸左右的低位。價格疲軟將推動結構加快調整。煤炭的救贖要靠堅決的壓產,行業協會的重點應放在結構調整上。
由于以交通運輸為代表的行業原油需求呈現剛性,電動車替代規模還不大,所以2016年原油消費總量仍將有小幅增加。但由于儲油設施有限,大量増加進口用于儲存的余地不大。預計全年進口增長將放緩,約為3.3億噸。
自產原油在2015年產量未降反升的情況已使高成本油田虧損嚴重。預計2016年原油的國內產量應在2億噸以下。國際原油產能供大于求,在低油價情況下,2015年有能力增加儲備的國家紛紛行動起來,2016年在庫存大的壓力下去庫存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因此,至少在第三季度前,預計油價仍將處于低位,盡管石油炒家會利用地緣政治、國際熱點等因素短暫推高油價,但總體趨勢是在第三季度前國際油價仍然很難高于40美元/桶,甚至全年都可能如此。國內市場產品供應充足,但油品進一步降價的期待或難實現。政府將在價格底線范圍內控制油價進一步下跌。
天然氣價格與傳統能源相比仍舊偏高,是制約天然氣大規模應用的障礙。但由于清潔性、便捷性,天然氣市場逐漸向小城市和農村延伸,用氣總量還會有所增加。由于防治霧霾、改善空氣質量的需要,盡管一部分城市氣價高于煤價,仍將會推進氣代煤工作。因此,2016年天然氣需求總量與其它能源產品相比,增幅仍會維持較高水平,估計全年需求增長還將在8%以上。全球天然氣資源供應充足,現貨價格比過去也有所下降,由于油價和氣價雙雙上漲乏力,供應不會成為主要矛盾。
核電在建機組在2015年底達到26臺,2016年還將有包括臺山三代核電機組在內的9臺核電機組共計1093萬千瓦陸續投產。我最擔心的是在電力市場疲軟的情況下,核電機組也不能滿發,像目前大連紅沿河機組一樣,出現所謂“棄核”現象。由于核電發電調節能力差,這是完全可能發生的。
風能、太陽能作為清潔能源在2016年仍然將有較大增長,但棄風、棄光及補貼不及時到位等現象仍難避免。新能源工作不僅要放在量的增長上,還要努力降低成本、減少補貼、增強與傳統能源的競爭力。
鑒于上述形勢,2016年的能源工作重點將不再是增加供給,而應把主要工作放在調整結構、去落后產能、科技創新和國際能源合作等領域上。最近,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強供給側管理的各項措施中有不少涉及上述內容,控制審批煤電和煤礦項目便是很好的例子。但由于在建規模較大,已規劃的幾個煤電基地還會建設,控制產能的工作將十分艱巨。我建議將大城市中燃煤熱電聯供機組逐漸淘汰,改為燃氣聯合循環熱電聯供機組,這樣既可以改善城市空氣質量,又會促進燃氣輪機產業的發展。此外,淘汰落后發電廠也應把淘汰自備電廠中不必要的小機組考慮進去,制定淘汰不必要自備電廠的政策措施。推進改革的重點不是變機構,而應在能源價格改革上下更大功夫。例如可以考慮加快石油產品價格的市場化改革,逐步把石油產品定價權交給市場。逐步放開原油進口、油品出口和天然氣進口,降低準入門檻,循序漸進推進改革。
在能源國際合作上,應利用國際油氣價格低迷的有利時機,投資有利的油氣資產。要以長遠眼光看待國際能源投資,加快實施中俄東線、中亞天然氣管道擴容。加快能源裝備技術走出去步伐,鼓勵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能源企業向國際化企業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