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南京市被住建部列入生活垃圾分類46個重點城市,近日,南京市垃圾分類工作又“全面提速”——《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草案建議稿于11月15日起公開征求意見。南京的生活垃圾如何分類?環衛設施如何專項規劃?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其實南京市民即將迎接的垃圾分類工作,在海外發達國家已不是新鮮事。
近日,南京日報記者受芬蘭外交部邀請,去探尋這個綠色國家的循環經濟路線圖。據了解,作為擁有全球最潔凈空氣和水資源的國家,芬蘭從1994年即開始強制執行垃圾分類,通過稅收、科技、政策等杠桿的調節,這里目前僅約1%的城市垃圾需要被填埋。芬蘭人把整個國家當做巨大的“試驗場”,計劃在2035年完成碳中和(即零總碳量釋放)目標,向世界證明碳排放和GDP的增長可以脫鉤。
一臺垃圾回收小車,讓舊物在社區循環利用
阿爾托大學是芬蘭一所具有古老歷史及數百年辦學經驗的北歐頂尖學府,記者行程中的一站是走進這里的學生宿舍區,看芬蘭人的垃圾分類。學生會成員羅莎打開家門熱情接待了本報記者,雪后的溫暖陽光灑在地板上,羅莎的家溫馨而整潔,一共三位室友住在這三室一廳的房子里。整體式廚房專門設計了垃圾存放處,硬紙殼、廚余、塑料包裝等垃圾有各自的存放地點。陽臺的一角,羅莎還整齊碼放了不少飲料、酒瓶。羅莎說:“經過幾十年的推廣,垃圾分類已經成為芬蘭人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事。如果有人不分類,分錯,會直接導致整個小區甚至社區的垃圾處理費漲價。”羅莎來到宿舍樓下,迎面是一個木頭房子。記者推門進去,發現里面放了五種顏色的垃圾箱,綠色代表紙張垃圾、藍色代表金屬垃圾、白色代表玻璃、棕色代表可燃垃圾、橘色代表有害垃圾。這就是芬蘭目前執行的垃圾分類標準,為了防止居民分類“失誤”,垃圾房的大門上貼著垃圾分類說明。據介紹,如果居民住的是獨棟別墅,家門口的垃圾桶不會像公寓類居所那么細致。但是大部分居民為了省錢,也會把垃圾分揀出來,因為混合垃圾回收費用遠遠高于分類垃圾。
“你猜這是干什么的?”羅莎指著不遠處的一個紅色平板車問記者。垃圾車?真實的答案讓記者意外。這是芬蘭人發明的垃圾回收和舊物交換平臺。社區定期會把一輛紅色的垃圾車巡回停到各個小區,居民可以將大件的家具(舊家電不可以)等二手貨可以放在上面,平臺車會在每個小區會停若干天,鄰居們從社區論壇看到通知會自己前來挑選舊物,進行二次利用。二手實木桌椅、餐柜,拿回家清洗、刷漆,舊家具又有了二次生命。有人說,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在這里有了生動寫照。
政策護航,以“生產者負責制”推動循環經濟
如果問芬蘭孩子最愛的家務活是什么?排名第一的答案也許是幫爸爸媽媽退瓶子換押金。在芬蘭每個大超市、大商場門口都擺放著飲料瓶回收機,很多家庭到超市購物,都會拎著巨大的口袋,里面是全家存了幾個月的廢舊瓶子。當你把鋁罐、塑膠瓶等放進機器,機器最后會吐出一張現金券,這張券可以用在超市消費,購買對應數額的商品。飲料瓶回收機器很聰明,可以自動識別易拉罐、玻璃瓶等不同材質,在回收管道內迅速分類。PALPA公司是芬蘭最大也是唯一的飲料瓶回收公司,全國的廢舊瓶子由這家公司負責回收、運輸到各地的循環經濟處理公司。PALPA公司負責人介紹,芬蘭法律規定,商店出售飲料就必須有回收系統,而飲料啤酒的生產者也必須承擔回收處理的義務。芬蘭的“包裝稅法”規定,要么飲料企業給瓶子交押金,要么另外交包裝稅。在這樣的背景下,不以盈利為目標的PALPA公司成立了,股東是芬蘭最大的幾家飲料生產企業和超市。超市商場收集到的飲料瓶子被運輸到環保企業,以2018年比如易拉罐回收率在95%,每年回收的1.3億個易拉罐最終煉成18400噸鋁原料,這比傳統方式鍛造新鋁節省95%的能源。塑料瓶的回收率在90%,每年回收的4.6億個塑料瓶可以循環再利用做成新瓶子或者食品包裝。而玻璃瓶子回收率在88%,最終可以做成隔熱建筑材料。如今,芬蘭每年回收的飲料瓶可以繞地球5圈,芬蘭人的飲料瓶平均退還率高達93%,全球第一。據了解,而在更廣的層面,芬蘭新版的《廢物法案》于2012年5月生效,其中重大的修訂為,將包裝的生產者負責機制由部分負責轉變為全部負責(即包裝的生產者或進口商此后要對居民住宅產生的包裝廢物負責,對其進行收集、運輸、利用)。除了飲料瓶,芬蘭目前實施了生產者負責機制的產品還包括:電池和蓄電池;機動車和其他設備所用的輪胎;轎車、廂式貨車及其他所有同等車輛;報紙、雜志、復印紙、紙質包裝及其他所有同等產品。
誰生產,誰負責——政策讓制造業進行綠色循環的生命周期。
“滴”一聲刷卡,垃圾“咻”一下吸走
有沒有想過,倒垃圾有一天會像沖馬桶一樣的方便?在赫爾辛基萬塔區的基維斯托社區,記者見識到了這樣的黑科技。小區里,佇立著一排排長相“萌萌噠”分類垃圾桶,居民用手中的垃圾卡一掃,垃圾桶就張開大嘴,垃圾倒進去,它們“啊嗚”一口吞掉垃圾。在肉眼看不到的地下,綿延的真空地下管道將把垃圾壓縮、抽送到遠處的垃圾收集站。這就是高科技公司MariMatic發明的超級先進的垃圾自動回收系統——Metro Taifun。MariMatic公司銷售和項目副總裁馬可?維塔寧介紹,這套MetroTaifun 最早源于1980年為工業應用面世的Taifun真空輸送系統,居民正在使用的MetroTaifun管道于2010年開發,專門用于地下運輸市政廢物。在使用前,必須刷卡支付,就像乘地鐵刷卡一樣。被扔進桶里的垃圾會瞬間“消失”,它們會下落到地下的緩沖區,這是管道的起點。等到這塊區域被填充了80%時,系統會立即反應,抽走管道內空氣,制造管道真空并形成氣壓差,讓垃圾沿著管道瞬間被移走,“咻”一下就直飛幾公里外的收集站。這項工程對于一座城市而言,就像自來水、就像下水道,就像地鐵,它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但是完成之后能帶來的變化,是難以想象的。馬可透露,目前,他們已經與中國一些城市有了合作,比如上海的瑞金醫院,以及珠海最大的舊村改造項目心海州。
垃圾處理只是芬蘭循環經濟中的其中一環。作為歐盟的一部分,芬蘭致力于落實《巴黎氣候變化協定》。根據新任政府設定的目標,在2035年芬蘭全國要實現碳中和,并在此后不久實現碳負排放。芬蘭正在制定所有部門的碳中和路線圖,動員社會各界進行變革以實現這個挑戰。芬蘭經濟事務和就業部部長顧問彭蒂?普哈卡用一副圖標向記者印證,其實GDP和溫室氣體排放是兩條沒有相關性的曲線,在芬蘭,碳排放變少,人民的生活水平卻沒有降低。近期,芬蘭還針對居民上架了“個人碳市場交易”的手機應用程序,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可以轉化為碳排放量,低碳行為可以累積積分,換取獎勵,這也是世界上首款可以實行個人碳交易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