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廢水綜合利用從這里突破
更新時間:2020-04-07 17:18:12點擊次數:2648次字號:T|T
在綠色生產力的平臺上,有一項綠色生產力種子技術能為工業廢水綜合利用打開突破口,——阻垢緩蝕劑具有結合廢水中微量重金屬離子在設備表面預膜的功能和改變結垢物質晶體形態成為多面體水渣的功能,無論何種廢水在自然降溫、降濁后,都可以用作循環冷卻水的補充水,實現零排放。使工業廢水中的“臟”物促成設備零結垢、零腐蝕、零結泥。這就打開了“臟水”進入冷卻水循環系統的大門,成為工業廢水綜合利用最有希望的突破口。 實現突破最大的障礙是現行的“循環冷卻水水質標準”。這一標準是《工業循環水處理設計規范》(GB 50050-2007)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對循環冷卻水提出了應控制的水質指標和監測要求,目的在于通過控制水質防止設備結垢、腐蝕,這一通過水質潔凈防止設備垢蝕的理念,100年來未曾遇到挑戰但也從未實現阻垢緩蝕??上驳氖?,依靠創新阻垢緩蝕劑,不僅顛覆了“凈水”理念,而且實現了阻垢緩蝕。40余個企業的實踐證明了只要水溫低于30度,pH值不低于4.0,濁度不大于200,不含漂浮油,就可以作為循環水水源,依托阻垢緩蝕劑確保冷卻水循環系統安全運行,實現工業廢水綜合利用,這些企業獲得的經濟效益是非常突出的。 就焦化廢水、石化廢水、冶金廢水、生物制藥廢水、煤化工廢水等用作循環水處理過程中創造岀的新數據、新效果、新經驗以及用戶滿意度材料進行了審核,專家組認為: 1.循環水處理藥劑配方創新,實現了一劑多效。如:多功能阻垢劑同時具有除垢、阻垢、緩蝕、預膜的功能,達到了四效合一;殺菌、滅藻、粘泥剝離三效合一,取代了氧化性殺生劑、非氧化性殺生劑和粘泥剝離劑等頻繁而且交替使用的繁鎖操作。 2.工業循環冷卻水系統的補充用水創新。即:用未經生化處理的廢水代替地下水、地表水、中水、純水等用作循環冷卻水系統的補充水,取得了比補充新鮮水和再生水更好的效果。 3.廢水處理工藝技術創新。即:運用循環冷卻水系統固有的設備,產生好氧、厭氧、兼氧、缺氧、超級氧化環境,具有降解工業廢水中的COD、BOD、TOC等指標的功能。對此項成果的推廣前景和綜合效益,專家組強調:將廢水中的微量重金屬離子作為設備的保護膜;將廢水中的COD、TOC、氨氮、硫化氫等作為循環水系統的除氧劑;將廢水中的乳化油和堿度作為循環水系統的清洗劑等;將酸性廢水與堿性廢水同時用于循環水的補充水,節省了酸或堿的消耗;實現了變廢為寶、節水優先。 專家組特別建議,對冷卻水循環系統使用工業廢水的關鍵節點進行數據對比測試,為修訂循環冷卻水系統用水國家標準提供技術判據。專家組提出的這項任務,在已有和正在收集的驗證數據條件下,修訂現行的循環冷卻水水質標準GB 50050-2007并不困難,只需要更新凈水目標,替換為設備清潔目標,突出循環冷卻水系統的最終保護目標,只要標準作用明確,眾多的水質控制要求可能無用。例如:控制循環水的渾濁度,如果所使用的藥劑有除垢除銹預膜功能,那么,附著在換熱器上的銹垢、鈣垢、泥垢就會逐漸脫落下來并增加了循環水的濁度,這個時候循環水濁度很高,可換熱器是清潔的。為此可取消水質濁度指標,僅以是否影響換熱效果由用戶采取適當置換措施。 又如pH值,循環水加硫酸調pH值會增加銹蝕;又如控制總鐵、鋁離子、銅離子,影響了預膜,會加大腐蝕;再如控制Ca2++堿度≤1100mg/L,如果水處理劑的鰲合能力很強,那么堿度就會最終成為二氧化碳和氧氣,Ca2+再高也不會產生結垢;再如氯離子不得大于700mg/L,氯離子加硫酸根離子之和不得大于1500mg/L,這一規定忽視了重金屬陽離子產生預膜劑的作用,所以,氯離子、硫酸根離子越高的廢水,循環水設備越不腐蝕。再如“標準”規定石油類小于5-10mg/L,若考慮到水中有少量乳化油對循環水系統有益無害,只需將控制指標改為不含漂浮油。凡此等等,均有驗證數據為據,證明原有的控制指標未考慮使用新型除垢緩蝕劑的作用,既加大了冷卻水循環系統進水水質的處理要求,也增加了冷卻水循環系統出水的水質處理要求,一進一出投入了大量資金,卻沒有完成除垢緩蝕任務。 對應用此項技術實現工業廢水零排放的滄州聯?;び邢薰粳F場跟蹤了三年,因為是私 人投資幾千萬,若失敗只有跳樓,還修建了備用污水處理廠花了一千多萬,實踐證明污水處理廠至今未用,冷卻水循環系統除垢緩蝕作用令人滿意,全部廢水進冷卻水循環系統實現零排放,累積的鹽類制造合格工業鹽供應其他廠,當地環保局三年來堅持從嚴督查,防止偷排,因為滄州聯?;さ膶嵗钊穗y以相信了。在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技術的支撐下,對冷卻水循環系統的除垢緩蝕目標完全可以實現實時監督,而不是靠沒有科學驗證的水質指標來控制,所以通過實時監督優選最佳可行技術是路徑之一,也是判別原有水質標準是否有效的可靠手段。 走上廢水綜合治理的第一件事,是肯定除垢緩蝕劑,是工業廢水進入冷卻水循環系統綜合利用的核心技術,成功進入2018年生態環境部推薦技術目錄;第二件事是肯定不怕水臟只求設備干凈的新理念,作為綠色生產力種子技術,為此項技術建立服務平臺,借鑒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為合作雙方提供綜合效益;第三件事就是全力以赴的向各有關方面呼吁,或地方標準、或團體標準、或行業標準,來者不拒,爭取在某一地區某一行業先行產生效益,最終為修訂國家標準創造條件。 為了在中國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節點,正確導向廢水資源化,實現精細化管理,從冷卻水循環系統的水質標準修訂入手,牽一發動全身,一成功力生十倍功效,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