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id="og6iz"></p>
  • <p id="og6iz"><del id="og6iz"><menu id="og6iz"></menu></del></p>

  • <acronym id="og6iz"><label id="og6iz"></label></acronym>

    當前位置:>> 首頁 > 活動專題 > 科技創新成果

    2020山東省循環經濟年度十大成果介紹——尾礦梯度資源綜合利用及土壤修復產業生態模式應用示范

    更新時間:2021-04-09 17:45:04點擊次數:2489次字號:T|T
    3

    項目名稱:尾礦梯度資源綜合利用及土壤修復產業生態模式應用示范

    項目單位:泗水惠豐農業開發工程有限公司

    該項目針對國內不同礦區尾礦的性質及生態環境,通過優化工藝和技術提升,研發出與之相適用的綜合利用環保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及新應用領域,提升資源價值,形成可面向全國推廣復制的尾礦梯度資源綜合利用及土壤修復產業融合生態模式。


    項目背景

    我國目前待修復露天礦區3600多個,待修復面積約300萬公頃。其中尾礦堆存180億噸,壓占土地120萬公頃。近年我國尾礦利用率雖逐步提升至65%,但較發達國家水平尚存差距,更利用領域多集中在低端建材加工,未形成上下產業鏈,產業化程度和國外相比差距明顯;同時因我國尾礦利用還存在產品附加值低、生態效益差、并存在二次尾礦污染等生態問題,加上政府生態修復資金不足、政策扶持力度較小,導致國內露天礦區修復進展緩慢,生態修復任務艱巨。

    項目介紹

    《尾礦梯度資源綜合利用及土壤修復產業生態模式示范項目》是泗水惠豐農業開發工程有限公司根據企業產業布局及發展戰略需求自主研發的基于循環經濟發展理念的一項應用型技術研發項目。該項目以濟寧市重點研發任務《尾礦資源綜合利用材料化與礦山土地生態復墾技術研發》(2018ZDGH028)為研發基礎,融合了商業模式總結、成功案例示范等內容,現該項目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資源綜合利用率達到100%,資源商品化利用率達到90%,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已成為示范全國、引領我國尾礦資源綜合利用及礦山生態修復行業的示范標桿項目。

    項目主要技術內容

    項目的主要技術內容是根據我國各類非煤、非有色金屬露天礦山尾礦、渣土均存在著軟質風化料所占比例大、雜質含量高、資源有效利用率低及加工難度大、骨料質量難以保障、市場價格低等現實問題,通過對各非煤、非有色金屬尾礦組分與參數進行系統分析,研發適用技術并制定全新的綜合利用工藝流程,破解尾礦利用中生態污染的頑疾,破解產品質量難題和有效資源綜合利用率,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并開拓應用市場,同時對工業化制備的土壤進行凈化、增肥以及土地修復,再在修復的土地上科學優化種植結構,提升農產品價值,最終形成集“資源利用、土地整理、以工補農、生態農業”為一體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全生態鏈產業商業模式.

    圖片


    社會效益

    市場前景

    目前惠豐技術在國內占領先地位,具有絕對競爭優勢。全國近3600個未修復露天礦區中,適用本項目技術的約占40%,經過遴選后可產生明顯經濟價值的項目我國北方地區至少有300個,按每個項目每年能加工新型建材200萬噸,年為政府提供1000畝新增土地計算,則本項目模式全面應用后每年可開發尾礦資源利用價值至少在300億元以上,市場前景極其廣闊。


    (編輯:admin)
    網站首頁  | 客服中心  | 廣告服務  | 幫助信息  | 聯系我們
    在线播放国产女同闺蜜_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_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 <p id="og6iz"></p>
  • <p id="og6iz"><del id="og6iz"><menu id="og6iz"></menu></del></p>

  • <acronym id="og6iz"><label id="og6iz"></label></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