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id="og6iz"></p>
  • <p id="og6iz"><del id="og6iz"><menu id="og6iz"></menu></del></p>

  • <acronym id="og6iz"><label id="og6iz"></label></acronym>

    諸大建:循環經濟是掙錢的綠色經濟,非燒錢的污染治理丨媒體聚焦

    更新時間:2019-06-04 14:51:48點擊次數:2980次字號:T|T

    【導讀】在中美經貿摩擦升級帶來的沖擊下,我國經濟轉型與結構優化任務更加艱巨。不同于傳統線性模式的循環經濟將成為產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而垃圾分類正是循環經濟中的一個標志性組成部分。在3月文匯講堂舉辦的首次線上講座中,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和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建探討了《垃圾革命:東京經驗與上海戰略》,并提出垃圾革命的更高目標是建設循環經濟社會。對其中涉及的廚余垃圾、循環經濟等問題,近日諸大建又分享了進一步的思考。

    廚余垃圾是難題,要分出但不要太分出

    解決中國城市垃圾問題,廚余垃圾是最主要的挑戰。在末端的垃圾處置環節,廚余垃圾問題在于兩頭,一頭是投放時廚余如何分出來分得有質量,一頭是處置如何有經濟可行性產品有出路;在源頭的垃圾減少環節,如何減少廚余垃圾的產生,解決方案要用可持續發展的nexus辦法,把廚余垃圾與飲食、健康三者關聯起來。

    許多業內人士認為國內把垃圾分為干與濕,把廚余垃圾分出來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國外不多這樣的做法,東京是分出可燃與不可燃,廚余垃圾是作為可燃垃圾燒掉的。也有人認為廚余分出來是挑戰,但是搞成功了是超越。中國垃圾廚余比重大,如果能夠有經濟效益地做成功,就會成為與焚燒一樣的中國特色經驗。對于廚余垃圾要不要分出的問題,我的回答是要分出但不要太分出。要分出,是因為廚余垃圾混在垃圾里導致填埋處置、生化處置有嚴重的環境影響,也影響焚燒的質量;不要太分出,把廚余垃圾分得太精細化,是成本高收益小的事情。中國的廚余垃圾占比重60%,只要把其中20%強生物質純度高的分出來堆肥就很好了。

    臺北是少數幾個把廚余垃圾分出來的城市,垃圾也是四分類,廚余進一步分為豬垃圾當飼料和肥垃圾當肥料。他們2000年開始強制分類,垃圾不落地政策撤離了垃圾桶,要求裝垃圾袋直接投垃圾車。臺北案例入2010年上海世博會最佳實踐區廣被傳播,但是最近有信息說臺北廚余最后是拿去焚燒的。

    東京都垃圾分類按可燃不可燃,廚余垃圾作為可燃垃圾去焚燒處理。廚余垃圾在可燃垃圾中占35%,雖然沒有專門分類,但是近年來政府有鼓勵把廚余垃圾拿出來堆肥的做法,這樣一方面具有資源化的意義,另方面可以減少焚燒的壓力和成本。這對國內分出廚余垃圾有激勵意義,關鍵是求精不求多。


    廚余占全部生活垃圾的60%,能有效處理20%已不錯

    中國城市的垃圾減量最重要的是廚余減量,而廚余垃圾的源頭減量要有兩個方面的解讀。一個是扔垃圾的源頭,例如把廚余垃圾水分瀝干了扔出去,例如用中國化的廚余粉碎機處理,例如在小區里就地堆肥不進入市政垃圾流;另一個是生產消費的源頭,例如凈菜進城,飲食同時考慮健康減少廚余。

    上海曾經研究過用家庭生物粉碎機處理廚余垃圾直接排入下水道,說如果用得起的家庭有10%,可以每天減少垃圾1300噸,減少很大一筆費用。挑戰是,粉碎機無法處理魚骨頭等硬一些的垃圾,下水道有可能被堵塞,垃圾進入雨水管事情就煩了。不過有人說不是家庭而是小區處理濕垃圾也許可以行。

    我最近做報告發微博談到中國城市處置廚余垃圾是挑戰,有人上門來說他們有解決問題好方案。我說方案好不好可用不可用需要遞呈政府組織鑒定。突然想到改革開放初,姚雪垠寫了陳景潤哥德巴赫猜想的報告文學,全國冒出許多人說他們已經解決了哥德巴赫問題。當前廚余垃圾問題也有這樣情況。廚余問題的解決方案看起來要有漸進式的戰略思考,在當前干濕分類能力弱處理成本高的情況下,只分出相對純的生物質廚余,大部分廚余仍然通過焚燒解決;隨著分類能力提高和處理成本降低,可以逐漸降低焚燒比重增加堆肥比重。廚余占全部生活垃圾的60%,最終能夠有效處理20%已經很不錯。


    中國在推進世界循環經濟發展中具領頭作用

    循環經濟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中第12項目標采用可持續的消費和生產模式目標的關鍵。再談循環經濟要指出三點:一是循環經濟發生發展四階段,從Boulding1966年的飛船經濟與牛仔經濟說起,中國在第三階段起了綜合與政策推動的作用;二是循環經濟、產業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的關系;三是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經濟的區別。

    循環經濟四階段,第一階段1966年生態經濟學家Boulding暢想用飛船經濟替代牛仔經濟;第二階段Stahel1976年談服務經濟,歐美出現搖籃經濟、Biomitry、藍色經濟等各自獨立研究;第三階段1998理論整合和政策議程,中國和EME有重要作用;第四階段2012年循環經濟成為主流,同時也引起爭論。

    中國在推進世界循環經濟發展中有領頭的作用,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把學術研究的循環經濟變成為政策議程,把循環經濟從環境保護變成了經濟方式(發改委牽頭),這對歐盟發起循環經濟有刺激作用;二是學術研究上對各自為政的循環經濟模式進行整合,提出材料循環、產品循環、服務循環。
    英國的非贏利組織EMF在推進當前循環經濟發展起了很多的驅動力作用。一是理論上綜合以往各派研究提出了循環經濟的蝴蝶圖,包括技術性循環和生物性循環兩個方面;二是2012年開始與世界經濟論壇合作推進循環經濟主流化,通過循環經濟元理事會的活動,對歐盟和聯合國發展循環經濟有影響。2012年里約+20強調綠色經濟,循環經濟進入第三階段的主流化。SDGs把循環經濟作為可持續生產與消費的抓手,學術雜志上有關循環經濟的論文如雪飄一般,跨國公司把循環經濟與主營業務結合起來。新階段研究循環經濟,重要的是生態經濟學的地球行星邊界觀點和產業生態學的全壽命周期分析。

    循環經濟的四大誤區:是綠色經濟而非污染治理

    再談循環經濟,要指出過去十多年堆積起來的對循環經濟的四個認識誤區,要指出:循環經濟不是燒錢的污染治理,而是掙錢的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不是線性經濟加3R,而是在橫向上大幅度提高資源生產率;循環經濟不是垃圾經濟,而是要在經濟中減少垃圾;循環經濟不是做大增量而是強調存量。

    誤區一是把循環經濟當作燒錢的廢棄物處置而不是有掙錢潛力的綠色新經濟。十多年前我 們在國合會提出循環經濟推動部門從環保部門換為發改部門,就是要從末端治理進入源頭創新。建議是成功了,但是做法卻沒有換過來,發改部門接著搞末端處置,人手和專業又不如環保部門,無法達到預期。

    誤區二是把循環經濟當作廢棄物回收利用的垃圾經濟。循環經濟當然要發展再生資源利用 產業,但是最重要的是整個物質流的系統閉合,包含材料循環、產品循環、服務循環。垃圾回收只是在生產與消費外發力,再生資源利用產業只是價值鏈最下游部分,是被動的下向循環而不是主動的上向循環。

    誤區三是把循環經濟歸結為3R原則,3R原則在循環經濟前就有了,說循環經濟等同于3R沒有新意?!稉u籃到搖籃》作者說在原來的垂直方向使用3R原則只是生態效率,在水平方向上閉合物質流才是循環經濟要求的生態效果。所以我一開始寫文章,就從物質流出發強調材料循環、產品循環、服務循環。

    誤區四是搞循環經濟只搞政府主導的生態產業園區,沒有發動企業搞循環經濟新模式。中國政府和專家講循環經濟最多的例子就是生態產業園區,其實循環經濟的主體應該是企業,這樣才能真正產生經濟效益。埃森哲2015年基于物質流提出五種循環經濟企業模式,新階段需要打造這樣的中國企業。

    (編輯:admin)
    網站首頁  | 客服中心  | 廣告服務  | 幫助信息  | 聯系我們
    在线播放国产女同闺蜜_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_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 <p id="og6iz"></p>
  • <p id="og6iz"><del id="og6iz"><menu id="og6iz"></menu></del></p>

  • <acronym id="og6iz"><label id="og6iz"></label></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