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結束的2015年在中國秸稈產業化歷史上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里,秸稈領域發生了太多“大事”:IGEA中國秸稈產業化聯盟成立,首屆中國秸稈產業化大會召開,河南周口市太康縣遜母口鎮村民蔣遠望因為燒秸稈被拘留14天,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的通知》......在廣泛征求專家意見基礎上,本公眾號整理出2015年度秸稈產業領域十大事件,以饗讀者。
2015年度秸稈產業領域20大重磅事件
2015年2月1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溧陽南渡鎮現場考察后認為,該技術發展了循環經濟,推進了節能減排。該組織駐中國干事natarajanishwaran先生說:“終于在實驗室以外看到了這項技術!希望今后能推廣到更多水稻生產區,看到廣大百姓生活環境的改變?!?/span>
佳木斯“秸稈市長”提出
佳木斯市引進了山東一家公司的秸稈綜合利用項目,準備利用5年的時間,分3期建立起年處理900萬噸秸稈的生產能力。為了得到一手材料,林寬海市長曾多次前往山東,到這家公司的生產基地考察?!斑@個項目做好了,不單單是搞活一個企業,而是帶動一個秸稈利用的環保產業?!?/span>林寬海市長滿懷信心地說。
關于組織申報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2015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備選項目的通知
2015年3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組織申報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2015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備選項目的通知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為切實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的撬動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節能環保產業,加快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現就組織申報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2015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備選項目,擬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0億元,支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省、山東省、黑龍江省、西藏自治區等地區,采取打捆下達計劃方式。補助標準:原則上按東、中、西部地區分別不超過8%、10%、12%,且單個項目最高補助上限為1000萬元進行控制。西藏自治區項目按相關規定執行。
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表示治理農業污染:“一控、兩減、三基本”
2015年3月20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農業、口岸及標準化等方面政策例行吹風會。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治理農村的污染,既要打攻堅戰,也要打持久戰。從這些年發生問題的原因分析,也總結一些地方治理的經驗,這次規劃明確了“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來治理農村的污染。
“一控”,要控制農業用水的總量,要劃定總量的紅線和利用系數率的紅線。
“兩減”,主要是把化肥、農藥的施用總量減下來。
“三基本”,就是針對畜禽污染處理問題、地膜回收問題、秸稈焚燒的問題采取有關措施,通過資源化利用的辦法從根本解決好這個問題。
5.內蒙古興安盟委行署決定,2015年財政列支5000萬元秸稈轉化專項扶持資金,扶持全盟200個嘎查村建設秸稈加工廠。
3月30日前,完成設備購置(預付資金)。4月10日前,簽訂各嘎查村生產廠房施工協議,并開始施工。4月15日前,完成裝備制造總廠與分廠建設(包括規劃設計、購進裝備、設備及安裝調試運營)。5月31日前,完成第一批49個“十個全覆蓋示范村”加工廠的建設和驗收(視建設情況,在下一批項目建設中對成效好的地區給予優先安排)。10月31日前,完成全盟200家秸稈加工廠建設任務,200臺秸稈生產加工設備全部安裝、調試完畢,投入生產。
國際綠色經濟協會發起成立中國秸稈產業化聯盟
2015年6月7日下午,在2015(第六屆)全球綠色經濟財富論壇期間,國際綠色經濟協會發起成立中國秸稈產業化聯盟,并舉行了首次聯盟峰會。涉及秸稈綜合利用的科技企業、農機裝備制造企業、政策與金融專家近100人參加了峰會。
IGEA中國秸稈產業化聯盟以推動秸稈資源產業化發展,打造綠色經濟增長點為宗旨。通過整合收、儲、運、加工、應用、運營全產業鏈行業資源,創建IGEA中國秸稈產業化示范工程,培育省、市級秸稈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秸稈產業化集聚區等形式,實現行業動態共享、產業政策指導咨詢等多項服務功能。深度聚焦區域秸稈焚燒--綜合利用--產業化發展路徑,推動秸稈資源規?;?、商業化、可持續發展!
關于印發《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的通知
2015年6月12日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的通知 ,為了落實國務院精神,進一步推動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減排,規范和優化增值稅政策,決定對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政策進行整合和調整。其中餐廚垃圾、畜禽糞便、稻殼、花生殼、玉米芯、油茶殼、棉籽殼、三剩物、次小薪材、農作物秸稈等用于生物質壓塊、沼氣等燃料、電力、熱力應用的退稅比例100%
CCTV2財經頻道 《經濟半小時》夏收一線報告:小秸稈藏大財富
2015年6月24日 CCTV2 財經頻道 《經濟半小時》夏收一線報告:小秸稈藏大財富。在安徽,像王吉勇和吳飛這樣的秸稈經紀人,有兩千多人。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進入這個行業,除了賣給電廠,還遠銷到山東造紙廠,連云港一些食用菌的企業,作為食用菌基料,他們下一步準備自己在顆粒燃料方面做一些嘗試。
CCTV7軍事農業頻道 《聚集三農》秸稈利用為何成為“無米之炊”
2015年6月26日CCTV7 軍事農業頻道 《聚集三農》秸稈利用為何成為“無米之炊”,秸稈回收綜合利用從許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有的將秸稈發電、有的把秸稈制作草墊、還有的企業把秸稈作為建筑材料的原料等等,秸稈的用途十分廣泛。
一、關于保證秸稈收儲量
關于對聯合收割機進行管控,我部印發的“三夏”“三秋”農機作業技術要點和小麥、玉米、水稻等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生產技術指導意見中,均對聯合收割機作業的割茬高度和秸稈粉碎還田的質量提出了具體要求,同時要求各地加強對機械化秸稈還田的技術指導,完善技術規范,推進秸稈還田新技術新裝備的普及應用。
關于秸稈綜合利用,我部一直堅持農用為先,近年來積極籌措資金,不斷加大資金統籌和補貼力度。在秸稈還田方面,2014年中央財政安排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補貼項目資金8億元,新增保護性耕作面積1760萬畝;在秸稈養畜方面,2015年,我部發布《關于促進草食畜牧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提高秸稈飼料利用率,并加大對飼草料加工等農機具的補貼力度;在秸稈肥料化方面,2014年,中央財政安排財政資金3400萬元,在河北、遼寧、山東、河南、湖北、陜西等6省試點建設了一批以農作物秸稈為主要原料的有機肥廠。下一步,我部將積極協調有關部委,研究支持秸稈綜合利用的相關政策,不斷完善秸稈資源化利用相關措施。
二、關于將秸稈收儲農業機械列入農機補貼目錄:中央財政于2004年設立農機購置補貼專項,并逐年增加投入力度,補貼范圍覆蓋主要農作物生產關鍵環節所需機具,支持包括收儲運在內的農機化技術裝備水平的提高。2014年,共安排秸稈綜合利用機具補貼資金3.59億元、補貼機具8.35萬臺。其中,補貼撿拾壓捆機0.6萬臺、莖稈割曬收集處理機0.06萬臺、鍘草機2.52萬臺、揉絲機1.77萬臺。今后,我部將進一步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繼續爭取擴大補貼規模,研究對穗莖兼收一體機、草捆自動撿拾機等農業機械的補貼政策,加快秸稈收儲機械技術裝備的普及應用。
三、關于給予秸稈收購補貼:2009年我部組織實施了農作物秸稈能源化利用示范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260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安排投資980萬元,在吉林、黑龍江、山東選擇3個縣開展秸稈能源化利用收儲運體系建設和裝備購置。項目每年收集秸稈35萬噸,進行生物質發電,發電5億千瓦,可替代17萬噸標準煤,項目取得良好成效。同時,健全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2013年我部印發了《關于大力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的意見》,鼓勵農機服務組織、農機戶為其它農業生產者提供包括秸稈還田在內的各類農機作業服務。感謝您對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支持,希望今后繼續給予關注和支持。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全國人大農委會同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國土部等7個部門調研組調研秸稈綜合利用 黑龍江哈爾濱、佳木斯、河南駐馬店
為進一步推動秸稈綜合利用工作,辦理好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交辦的秸稈綜合利用重點建議,2015年7月26日至31日,環資司副司長馬榮帶隊,會同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科技部、財政部、環保部、科技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銀監會等8部門及我委辦公廳,并特邀6名提出秸稈綜合利用重點建議的全國人大代表組成聯合調研組,赴黑龍江省、河南省開展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工作實地調研。調研組就秸稈資源化利用現狀、收儲運體系、技術裝備水平、共性及難點問題等,召開4次座談會,廣泛聽取當地人大代表、地方有關部門、專家、企業、農村合作社、農民等對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實地參觀了秸稈造紙、秸稈制板、秸稈飼料化利用及有機肥等產業化建設工程,深入田間了解秸稈粉碎還田、過腹還田、黃腐酸肥料水稻應用試驗等情況。
農業部召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座談會
2015年7月30日上午9:00,部機關1101會議室。 主持人:張桃林副部長 參加人:計劃司、財務司、科教司、種植業司、農機化司、畜牧業司負責同志,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科技部農村司、財政部農業司、環保部自然生態司負責同志。
國際綠色經濟協會執行會長鄧繼海受邀出席并發表題為“秸稈產業化區域集群建設”的主題報告,指出:秸稈產業化發展,在不同特定區域建設產業集群,需要組合市場化的各項功能元素,完善秸稈產來化的市場運行機制,組合科技、金融、市場供應、產業鏈等產業功能,行業商協會及代表性龍頭企業可以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
2015首屆中國秸稈產業化大會在興安盟成功召開
2015年8月22日—23日,2015中國首屆(興安盟)秸稈產業化大會在興安盟烏蘭浩特市成功召開,大會由國際綠色經濟協會、中國農業經濟學會、興安盟行政公署聯合主辦,興安盟科技局、興安盟海達諾亞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主題為“推動秸稈資源產業化,打造綠色經濟增長點”。本次大會主要圍繞現代農業與秸稈產業化論壇、綠色金融與秸稈產業化論壇、秸稈產業化項目推介會等專題展開,涉及裝備制造、現代農業、生態旅游、健康產業、秸稈綜合利用等全產業鏈企業。匯聚核心資源強勢聯合,發掘秸稈產業化價值,全力推動秸稈資源產業化進程,營造適合秸稈產業化發展的商業環境。大會旨在凝聚智庫、金融、企業與政府基地的力量,建立一批經典的秸稈產業化集群項目,拓展中國秸稈產業化示范基地建設,領航中國綠色農業與農業廢棄物利用的綠色經濟先河。
全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暨農機深松整地作業現場會
為進一步落實農業部關于“一控兩減三基本”的工作部署,扎實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農機深松整地作業,2015年10月10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全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暨農機深松整地作業現場會召開,張桃林副部長將出席會議并講話。
張桃林副部長在全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暨農機深松整地作業現場會上強調,秸稈綜合利用是一項復雜、艱巨、長期的系統工程,各級農業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按照政策支持、示范引導、農用為主、產業發展、疏堵結合、標本兼治的思路,創新體制機制和工作方法,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充分調動企業、合作社和農民的積極性,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格局,確保到2020年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
河南周口市太康縣遜母口鎮村民蔣遠望因為燒秸稈被拘留14天,“秸稈焚燒,禁了十六年依然在燒!”央視《新聞1+1》。
“秸稈焚燒,禁了十六年依然在燒!”央視《新聞1+1》10月19日消息,河南周口市太康縣遜母口鎮村民蔣遠望因為燒秸稈被拘留14天。蔣遠望受訪時稱,“誰無緣無故去點那玉米稈,誰也不愿意去點,都是逼得沒辦法,只能點,你不讓我點,我只能晚上偷著點,能怎么著???”,禁止焚燒秸稈16年,今年著火點比去年同期增加54個今年入秋的首場大面積霧霾天氣是因為秸稈在燃燒,10月5日到17日,全國有20個省、市、區,一共監測到了862個疑似秸稈焚燒的著火點。
由住房城鄉建設部等十部門出臺的《全面推進農村垃圾治理的指導意見》
2015年11月3日由住房城鄉建設部等十部門出臺的《全面推進農村垃圾治理的指導意見》全面治理農村垃圾是改善農村環境的有力舉措,是廣大農民群眾的迫切愿望。我國農村國土面積大、人口多,垃圾消納處理問題突出。五年目標:因地制宜建立“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模式,有效治理農業生產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農村工業垃圾等。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全國90%以上村莊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實現“有齊全的設施設備、有成熟的治理技術、有穩定的保潔隊伍、有長效的資金保障、有完善的監管制度”;農村畜禽糞便基本實現資源化利用,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農膜回收率達到80%以上;農村地區工業危險廢物無害化利用處置率達到95%。
2015年11月12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秸稈還田技術合作項目啟動會在淮北市召開。市委常委、副市長王志強參加會議。聯合國糧農組織援助的技術合作項目,正如雪中送炭,借助國外專家、國內專家和省內專家三方力量,解決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關鍵技術問題,對于推進淮北市及至皖北地區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幢笔凶鳛轫椖繉嵤┑?,將精心制定工作計劃,成立專門組織,落實項目配套資金,圓滿完成項目建設的各項任務。
聯合國糧食組織技術合作項目啟動于1976年,是糧農組織利用其專業技能,幫助成員國解決在農業、漁業和林業發展以及鄉村發展和社會經濟問題方面所面臨緊迫問題的重要平臺,資金額度一般在30-50萬美元之間。
《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的通知》出臺
2015年 11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的通知》(發改環資[2015]2651號),提出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5%以上;秸稈焚燒火點數或過火面積較2016年下降5%;在人口集中區域、機場周邊和交通干線沿線及地方政府劃定的區域內,基本消除露天焚燒秸稈現象。
“細胞工廠”讓秸稈變身降解塑料
2015年12月13日記者了解到秸稈、雜草、淀粉甚至二氧化碳,可以變成食品、藥品、織物、能源?利用細胞生命的代謝機能來實現物質的加工生產。簡單來講,即是通過有效的設計,將秸稈、木薯、海藻等生物質原料,通過“細胞工廠”的作用,轉變成戊二胺、丁二酸、己二酸、甲烷、乙醇等化學產品,為現代化學工業體系提供原料。
關于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規劃終期評估的通知(發改辦環資[2015]3264號)
2015年12月0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農業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規劃終期評估的通知》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意見》(國辦發[2008]105號),提出了“到2015年秸稈綜合利用率超過80%”的目標任務。各地積極落實相關要求,編制了本地區《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了目標任務、重點工作、保障措施等,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為準確掌握各地《規劃》執行情況,全面評估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部組織開展各地《規劃》終期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