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來了。引導居民分類投放、實現垃圾減量化的智能“破爛王”——智能垃圾回收機也站在了風口。不過,風口下的智能垃圾回收機并沒有飛起來,而是在擴容時遇到了尷尬。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2017年就在濟南市各小區布局的點點智能回收機運行并不順暢,在多個小區出現了斷電無法正常使用的情況。
“目前市場投放臺數并沒有達到預期,虧損嚴重,下一步如何布局正在觀望和等待政府的政策?!苯?,點點智能回收機運營知情人士陳力宏對經濟導報記者透露。
便民回收機100多臺已斷電
智能垃圾回收機的出現讓市民嘗到了賣廢品的便利,不出小區,手機掃碼投遞,就可以變現無憂。
但是日前,在濟南陽光100小區,經濟導報記者看到,入駐該小區的一臺智能垃圾回收機已經黑屏了,前來投紙箱子的小區業主李女士因無法掃碼有些失望。
此前,小到一個礦泉水瓶、一個紙箱子,李女士都會投到智能回收機里,通過微信掃碼登錄后,回收機上的操作顯示屏便顯示回收垃圾的種類,點擊確認后,屏幕上方會給出一個二維碼用于給廢品分類。經稱重,智能回收機會自動計算所投遞廢品的金額,并在屏幕上顯示出來——這些錢通常會在1-2個工作日內打到李女士的微信賬戶里,總金額超過10元就可以提現。
“以前賣廢品得找人上門,攢足一定的量才行,這個回收機很方便,就在小區樓下,可以隨時賣??上?,現在沒法用了?!崩钆繉洕鷮笥浾哒f。
“目前,正常運營的回收機只有200多臺了,另外100多臺處于斷電狀態?!睂ι鲜龊谄镣_\的智能垃圾回收機,陳力宏對經濟導報記者說。
2018年,陳力宏對經濟導報記者描述公司智能垃圾回收機的布局藍圖時曾表示,要在2019年將回收機的數量增加到1000臺,可是這個愿景并沒有實現。
“與一些小區的物業租賃協議到期了,因為沒有繼續繳納占地費,物業已經要求我們撤機了?!标惲耆缡钦f。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一臺智能垃圾回收機要正常運營,一年電費在幾百元左右,入住小區需要向物業繳納占地費,價格在幾百元到1000元不等。這些費用算在單臺機器上并不算高,但是對于大規模布點的智能垃圾回收機運營企業而言,卻是不可忽略的。 “這個行業贏利點在賺取廢品利差,需要規模效應,回收機的布局達到1000-1500臺才能實現盈利?!敝劣跒楹尾辉俸臀飿I續簽租賃協議,陳力宏對經濟導報記者解釋說。
清運不及時影響分類效果
點點回收機的尷尬情況并非個例。
濟南新生派環??萍加邢薰酒煜碌男『邳c智能垃圾回收機運營情況也不樂觀?!百r錢在做,就是為了一種情懷?!痹摴綜EO朱由恒有著多年再生資源利用行業從業經歷,如是對經濟導報記者表露自己當前的糾結。
利潤薄,小區“進場費”、電費又抬高了投入成本,擴張階段的智能垃圾回收機靠賣廢品賺取微薄利差的盈利模式備受考驗。
除了斷電問題,有居民還對經濟導報記者吐槽了使用過程中的另外一個煩惱——回收機清運不及時。
“有時候我去投紙箱子卻發現回收機已經滿了,總不能再把廢品帶回家吧,就只好隨手扔進了普通垃圾箱?!睗习最I劉明茜說出了煩惱。
“清運需要的人力成本是很高的,企業本來資金鏈就緊張,確實有些力不從心?!敝煊珊銓洕鷮笥浾弑硎?。
“與當前龐大的廢品產生量相比,智能垃圾回收機的箱體容量十分有限?!鄙綎|省循環經濟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忠蓮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在一些廢品收集成熟經驗的國家,承擔收集任務的回收機背后都有大的集裝箱做支撐,與之相比,目前的智能垃圾回收機還有一定差距。
在張會長看來,一個回收機裝不了多少紙箱子,清運如果不及時的話,就會影響居民的使用體驗。
多位智能垃圾回收機運營人士均表示,如果小區物業能協助運營商清運,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既解決了當下垃圾分類難題,又可以將垃圾減量化,把可再生資源變現,激勵居民養成分類習慣。
期待政策風來助力減量化
從去年開始,朱由恒運營的小黑點智能垃圾回收機在濟南已經布設了近百臺,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增容計劃延遲了。更重要的是,朱由恒也在等待和觀望政府的態度,期待能迎來利好?!爸悄芾厥湛蓪崿F垃圾減量化,節約利用資源,是個公益性的行業,處在產業鏈的前端,如果政府出面協調,規定物業對智能垃圾回收機免收占地費和電費等,或者政府以購買服務的形式,給予相關支持,行業是可以持續的?!睂ξ磥砬熬爸煊珊愠錆M期待。
“智能垃圾回收機處在產業鏈前端,可以引導居民養成好習慣,促進垃圾分類,實現資源節約,變廢為寶,值得提倡?!睂@個行業存在的價值,張忠蓮給予肯定。
張會長表示,政府可以協調物業部門減免運營企業的各種費用,給予支持。但是,這個行業終究是市場化的,企業要逐漸形成造血功能。同時,回收的智能化必須與傳統相結合,遵循的原則是,花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價值,要以實用為主,避免淪為花架子工程,否則就失去了分類的意義。在她看來,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是個萬億級的產業,市場前景很廣闊。相比前端的收集,作為產業鏈后端的資源化利用也很值得重視,廢品收上來了,生產跟不上,也無法變廢為寶。倡導人們形成垃圾分類習慣,對生產企業給予減免稅等政策優惠,打通回收和生產環節,暢通產業鏈,整個產業才更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