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白洋淀及入淀河流走向錯綜復雜,傳統的水質監測費時費力。為加強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創新監測手段,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在國內率先應用的新技術,著力搭建生態環境“天地一體化”智慧監測體系,對白洋淀及入淀河流水質實現立體化、無盲點監測。
2019年6月,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會同中國聯通、華為、新華網、清華大學、河北先河等有關單位并力邀知名監測專家,組成布點現場踏勘聯合工作小組,對轄區的水質監測站點布設進行了現場踏勘,科學布設監測斷面和點位;優化完善入淀河流斷面、淀區在線實時監測和固定手工監測點位;力求全面監控入境、入河和入淀污染物,對地表水重點監控斷面污染物進行實時監測和預警溯源,提升監測預警、預報和精準治污能力。
6月下旬,在專家按技術規范制定的監測點位布設方案的基礎上,聯合工作小組分別完成了淀區大觀園、淀區端村、淀區關城南、孝義河入淀、瀑河入淀站點現場踏勘;以及南拒馬河入境、蘭溝河與白溝引河交匯處、趙王新河出淀、大清河出境、趙王新河出境站點的現場踏勘;詳細確定了站點、斷面監測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