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ESG投資理念在全球的興起,不少國際評級機構先后發布了系統全面的ESG評價體系。全球ESG評級機構數量超過600家,其中明晟、晨星、標普等國際評級機構的ESG評價影響較大,而且評級機構也由快速發展期向行業兼并整合期過渡。
一、ESG指標體系及其評級
指標體系的設置,首先需要考慮數據的可得性(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如果得不到想要的數據,再好的設想也難以實現)、數據獲取成本、數據的代表性、數據的權威性和可重復性、評級框架等因素。
ESG評級指標體系一般至少設置三個指標層級或維度,一級指標設為三個維度,包括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二級指標數量不等,一般為10-30個,通常包括溫室氣體排放、污染物、能源資源使用、生物多樣性等環境議題,員工發展、勞動保障、供應鏈管理等社會議題和公司治理、風險管理等治理議題;三級指標數量在數十個到數百個不等。
在評級指標處理過程中,評級機構通常會進行數據集成、數據清理和數據變換等預處理常規操作。數據集成是將來自不同來源的ESG數據根據一定規則進行集成,評級機構也可能要將企業的財務數據與ESG數據進行集成輔以分析;數據清理通常包括異常值處理、缺失值處理等內容,目的在于檢查數據準確性與一致性,以保證數據的質量和可靠;數據變換是根據評級機構的需求將數據轉化為適用形式,常見做法包括初值化變換、百分比變換、均值化變換、倍數變換、歸一化變換等。
從評價主體、業務需求、投資者訴求等因素出發,金融機構ESG評價指標框架和評價流程各有不同。受經濟社會發展階段、風控和客戶訴求、數據信息披露等因素影響,尚缺乏較為統一權威的國際ESG評價標準作為ESG評價方法學的制定指引。以下選擇國際上影響最大的三個國際評級機構的評價對象、指標框架、評價流程及應用場景,簡要匯總于下表。
評級機構 |
評價對象 |
指標框架 |
評價流程 |
應用場景 |
MSCI |
上市公司、共同基金、ETF |
含自然資本、人力資本等10項主題及碳排放、水資源、董事會、薪酬等37項關鍵指標 |
搜集企業ESG數據;確定各行業適用的關鍵評價指標及其權重;對關鍵指標進行打分;加權平均得到E、S、G分項得分和ESG綜合得分;對綜合得分按行業進行調整得到相對ESG得分;據此進行ESG評級。 |
企業ESG表現和風險分析、建立ESG投資組合 |
晨星 |
上市公司、基金公司、投資組合 |
含ESG風險評級、公司治理、碳排放風險評級。 |
計算企業ESG風險;判斷風險是否可控;分析企業可控ESG風險中哪些已通過管理規避;哪些是未管理的風險;計算風險管理缺口和不可控風險總和,得到ESG評級 |
企業ESG表現和風險分析、基金公司ESG投資策略應用。 |
標普 |
上市公司 |
據行業特性在E、S、G下設行業特性指標及19個通用指標 |
得出每個評價對象ESG分項得分;將不同維度各自分項得分乘以相應權重相加,得到E、S、G維度分數;將不同維度得分加權求和,得到ESG評分總分 |
ESG表現和風險分析、投融資評估和執行、戰略規劃、DJSI可持續發展指數 |
資料來源:根據各國際ESG評級機構公開信息整理
二、國內外商業銀行ESG評價
國際商業銀行ESG發展時間較長,ESG評價方法和管理流程較為完善。在國際商業銀行ESG評價實踐中,花旗銀行和德意志銀行開發出了較為完善的ESG評價方法學。法國興業銀行和德意志銀行就ESG風險管理進行了探索;ESG框架包含三方面:一是將ESG盡職調查適用于所有交易及服務,以體現ESG理念;二是制定特定行業的ESG盡職調查流程,主要包括農林業、油氣業、礦業、燃煤業、熱電廠、水力發電、航運業等;三是將ESG整合到現有風險管理流程。而花旗銀行ESG金融產品創新,則構建了花旗ESG全球指數系列。
國內商業銀行ESG評價應用發展迅疾。國內商業銀行ESG評價及應用發展雖然較晚但十分迅速。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大型商業銀行基于信貸客戶ESG風險特征開發出完善的ESG評價方法學,并就ESG評價結果融入信貸風險管理作出嘗試。湖州銀行等部分小型商業銀行也依據地區產業特色和信貸客戶小微企業特征構建ESG評價框架。
建設銀行成功研發對公客戶自動化ESG評級工具:成為首個適用于全量對公客戶的自動化ESG評級工具的銀行;其有4個特點。一是適用客戶范圍廣;二是精細化程度高,首次對不同規??蛻暨M行差別化評價;三是評價指標體系兼顧國際標準和中國特色;四是自動生成ESG評級結果,從而減輕了業務人員的工作量。
金融機構開展ESG評價,應當加強團隊建設,構建全面科學的ESG評價方法學。一是將ESG評價融入金融機構管理戰略。金融機構要在已有ESG共識原則框架和監管機構導向的指引下,開展符合自身實際的ESG管理實踐,建立ESG應用及風險管理機制,將ESG評價納入企業管理規章制度和核心業務流程。二是加強金融機構ESG評價能力建設。金融機構可以在監管部門、行業協會等機構引導和幫助下,總結優秀企業ESG實踐,提升同業機構對ESG評價的內在價值和ESG投資對環境和社會積極影響的了解和認可。三是開發金融機構ESG數據和評價模型。應積極運用新技術、新方法開發更全面更有效的ESG數據資源,提高ESG議題廣泛度和ESG評價覆蓋的資產類別;開展ESG評價方法和模型開發研究,幫助融資主體更全面更有針對性地識別、分析和管理ESG風險。
三、國內企業ESG投融資及基金
2021年9月1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建立綠色股票指數。2021年10月29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責任投資(ESG)專業委員會成立,提出將配合監管部門盡快完成保險資產管理行業ESG投資指引。境內公募基金參與ESG主動投資起步于2005年天冶低碳經濟基金成立,ESG指數投資源于上交所上證治理板塊及相關指數的推出。2009年及2010年,跟蹤上證180公司治理和上證社會責任指數ETF在上交所上市,首次募集規模分別為71億元和28億元,ESG指數發展迎來第一個高峰。2020年起,新能源主題投資大爆發,帶動相關基金(尤其是主題指數基金)快速增長,ESG指數投資迎來第二次爆發。
截至2022年12月31日,ESG公募基金產品共326只(不含未成立和已到期),總規模4346.34億元人民幣。ESG主題基金、ESG策略基金、低碳及綠色發展基金、社會責任基金和公司治理基金(只數)分別為269.96億元(41只)、1523.36億元(104只)、2498.05億元(166只)、6.19億元(4只)和27.78億元(8只)。2022年四季度新增ESG相關公募基金產品21只,新增規模103.86億元。其中。ESG主題基金、ESG策略基金、低碳及綠色發展基金分別新增3只、6只和12只,為主要新增ESG相關公募基金類別。
基于寬基ESG指數即ESG評分方法開發的基金開始起步,有6只,規模19億元。ESG投資處于發展初期,相關理念在培育階段。隨著綠色投資相關政策出臺加速,ESG的關注度明顯提升,相關的指數和投資產品規模也正在快速增加。
雙碳戰略的出臺實施,使ESG進入一個要求合規的新階段。在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基礎上,我國金融監管部門不斷加快構建金融機構融資主體ESG評價及信息披露政策支持力度,為金融機構規范ESG管理、評價及應用提供指引。
總之,綠色轉型和雙碳戰略是我國ESG理念實施的驅動力。我國ESG從任務、品牌,到合規、投融資,從初期的環境信息披露、CSR報告到與企業發展和投資收益相關的層次;ESG分析方法從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發展到定量分析,顯示我國在ESG投資領域,盡管起步晚于西方國家,卻取得了積極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