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全省社科聯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副主席劉志福,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周忠高,黨組成員、副主席張宏明出席會議。參會人員來自各市社科聯、大企業社科聯、高校社科聯和省級社科類社會組織負責同志共200余人。會議傳達了山東省“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工作動員大會、宣傳思想戰線增強“四力”教育實踐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全省宣傳部長會議精神,省社科聯對2019年全省社科聯工作作出部署。我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忠蓮參加會議,并被推薦為全省唯一行業協會代表做大會交流發言。
張會長做“擔當作為開拓創新做社會組織領跑者”的交流發言。近年來,山東省循環經濟協會在省各有關部門的正確指導下,緊緊圍繞全省循環經濟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積極作為,開拓創新,被授予山東省政府決策服務調研基地、首批國家級科技思想庫研究基地,被評為省政府資源綜合利用先進單位,5A級社團組織。2018年協會榮獲“全球循環經濟獎—公共部門獎”,成為全國首個獲此殊榮的省級行業協會。
張會長表示,2019年是我省重要發展時期,我會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綠色發展、生態建設的工作部署,緊密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貫徹落實全省“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工作動員大會精神和“工作落實年”的要求,持續開展好“三個十”、“雙進”和產業扶貧活動,同時搞好“5個1”工程,即成立1個山東省循環經濟產業研究院,搭建1個省級循環經濟科普教育基地,召開1次產業國際生態暨循環經濟發展論壇,樹立1批企業為主體的科普教育示范,籌備1個綠色供應鏈金融平臺。今后,協會將在企業小循環,區域中循環,社會大循環三個組織層面,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為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實現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做出新的應有的貢獻。
延伸閱讀:張忠蓮在2019年全省社科聯會議的發言
擔當作為開拓創新做社會組織領跑者
各位領導:
在省各有關部門的正確指導下,省循環經濟協會緊緊圍繞全省循環經濟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積極作為,開拓創新,各項工作實現了新突破,取得了新成效。被授予山東省政府決策服務調研基地、首批國家級科技思想庫研究基地,被評為省政府資源綜合利用先進單位,5A級社團組織。作為全省5個社會組織代表之一,參加了在青島召開的2016二十國集團民間社會會議(C20峰會),2018年協會榮獲了“全球循環經濟獎—公共部門獎”,成為全國首個獲此殊榮的省級行業協會,該獎項由世界達沃斯論壇發起,一同獲獎的還有歐盟委員會、多倫多政府、丹麥環境保護部、荷蘭基礎設施與環境部、格拉斯哥商會。
近年來,協會秉承“為企業服務、為行業服務、為政府服務”的宗旨,做好政府的參謀助手、行業的有力推手、企業的發展幫手。擁有由院士牽頭,以泰山學者等100余人組成的高層次專家智庫。采用“智庫+”模式,夯實協會為企業、為行業、為政府部門服務的能力,搭建政策研究、技術推廣和行業交流三大平臺。緊貼政府宏觀決策,圍繞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組織各類調研活動50余次,形成調研報告,成為政府決策參考依據。成立了全省生物質能等9個專業委員會,細化精準行業服務,每年2/3時間深入企業一線實地走訪調研,總結宣傳好的經驗做法,把脈問診開方解困支招,政策、技術、產品、人才需求整合匯總,促進會員企業間跨界融合發展。連續開展四屆循環經濟“三個十”活動,普及了循環經濟知識,樹立推介了46位優秀企業、100余項先進技術和100余個典型模式,帶動全局、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2019年是我省重要發展時期,我會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綠色發展、生態建設的工作部署,緊密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貫徹落實全省“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工作動員大會精神和“工作落實年”的要求,持續開展好“三個十”、“雙進”和產業扶貧活動,同時搞好“5個1”工程,即成立1個山東省循環經濟產業研究院,搭建1個省級循環經濟科普教育基地,召開1次產業生態山東國際暨循環經濟發展論壇,樹立1批企業為主體的科普教育示范,籌備1個綠色供應鏈金融平臺。具體做到五個“突出”:
一是搞好調查研究,突出一個“準”字。通過調查研究正確反映企業需求,準確提出意見建議,為政府決策建言獻策。我會提出的《循環經濟是實現縣域經濟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必由之路》、《重視“企業第二生產線”實現綠色發展新動能》、《綠色發展讓廢棄礦區生態修復和農民脫貧致富新模式》都刊登在省政府決策參閱?!蛾P于秸稈資源綜合利用和禁止燃燒的建議》、《農林廢棄物資源利用,解決“氣荒”的建議》、《建設廢塑料回收利用體系打造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新模式》,分獲龔正省長和時任多位分管省長批示?!蛾P于采用最優品質中標制度的建議》得到國家財政部采納。這些調研選題準、思考深、建議實,分別獲得省政府一等獎2篇,省科技獎3篇。今年,協會將進一步發揮專家委作用,圍繞生態建設、綠色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等焦點熱點,搞好專項調查研究,當好政府部門聯系企業的橋梁紐帶,做政府信得過的社會組織。
二是服務會員單位,突出一個“優”字。以優質服務為會員單位雪中送炭,排憂解難,是社會組織能力和水平的集中體現。我會反映企業發展訴求,為全省生物質電廠爭取“價格治霾”精準補貼政策、銀行貸款、財政貼息,解決了農村行業減免稅沒有發票的難題。提出《關于區別對待“涉化”企業的建議》,促進省政府【2018】215號文出臺,拯救了山東幾百家涉化企業,制定并發布《廢塑料回收利用體系建設規范》等多項團體標準,實現行業自律健康快速發展。今年協會將圍繞“無廢城市建設”繼續成立2個專委會,持續組織“院士專家行”巡診活動,熱情服務做企業的知心人,持續關注民營經濟發展困難,急企業之所急,著力籌建綠色供應鏈金融平臺,做抱團發展的凝結劑,努力打造“實干、創新、共享”的企業真需要、行業離不開的社會組織。
三是深化國際對標,突出一個“高”字。協會聯合省科學院、清華大學等連年出版《山東省循環經濟發展報告》,對全省循環經濟發展進行動態、定量化的分析評價,連續舉辦四屆產業生態山東國際論壇暨循環經濟發展研討會,每年組織企業赴日等考察培訓學習。今年積極響應省委號召,在已有的中日丹實驗室基礎上,再對標日本循環社會發展,成立循環經濟海外創研平臺和我省循環經濟產業研究院,矩陣式跨學科、跨部門高端研究機構,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助力我省十強產業聚集循環高質量發展,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努力打造具有國際視野的社會組織。
四是提高政治站位,突出一個“嚴”字。嚴格貫徹落實省各項文件精神,主動擔當作為,不斷加強黨建工作,把守紀律講規矩作為黨建工作的核心,把凝心聚力作為黨建工作的重點,發動會員單位繼續做好精準扶貧工作,總結琦泉集團、泗水惠豐農業、永平再生資源等會員企業在農村布點,就地取材解決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等產業扶貧經驗做法,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打贏新時期扶貧攻堅戰,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政治水平,努力打造創新型學習型社會組織。
五是重視科普宣傳,突出一個“好”字 。發揮協會“解說員”作用,講好山東循環經濟發展的故事,把過去不被社會了解和關注,但社會效益巨大的會員企業做出的貢獻,集中地、整體性地呈現在主流媒體的鏡頭前,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繼續開展循環經濟“三個十”(十件大事、十位年度人物、十項技術成果)、“雙進”(進社區、進校園)活動和《百姓身邊的循環經濟》系列宣傳,以企業為依托,打造一批循環經濟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和以協會為主體的科普教育游學基地,倡導垃圾分類與資源高效利用,為全省素質教育提供學習實踐基地。在企業小循環,區域中循環,社會大循環三個組織層面,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為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實現生態建設,建設美麗山東做出新的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