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至5日,由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和中共山東省委講師團主辦的山東省新時代文明實踐社科宣傳普及專家志愿服務鄉村行活動在菏澤市鄄城縣、巨野縣、鄆城縣舉辦,我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忠蓮作為省級社科普及專家參加志愿服務,與其他9位省級社科普及專家分別從認真學習《習近平治國理政》第三卷切入,以垃圾分類循環利用、傳統文化傳承弘揚、民法典知識宣傳普及、家庭教育、兒童發展、健康養生為主要內容,為鄉村農民及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去29場專題講座。在總結去年48場志愿服務經驗的基礎上,今年的省級專家社科普及活動更具針對性、專業性、學術性以及高效性,初步探索出了可供復制的文明實踐社科宣傳普及新模范。
在鄄城縣陳王街道西曹文明實踐站和巨野縣永豐街道朱莊村文明實踐站,我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首批山東省科普專家張忠蓮帶來以《垃圾變廢為寶 分類產生價值》專題宣講。作為新時代循環經濟的推進者,張忠蓮圖文并茂的分享了垃圾分類后去哪里了?再循環再利用高附加值產品,給居民留下深刻的印象,強化理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推動了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結合家庭生活垃圾的分類,講述了廢塑料瓶變身“國旗紅地毯”的故事。結合鄉村實際,詳細闡述了解決農業廢棄物“五化”循環再利用途徑,實現幫助農民增收、解決冬季清潔供暖和美麗鄉村振興的作用。她強調垃圾分類要以身踐行,從我做起,倡導大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每位公民都是垃圾分類的受益者、排放者和宣傳者。
4天,10人,29場社科宣傳普及活動,基層干部和居民村民普遍反映受益匪淺?;鶎尤罕娫诨旧钚枨鬂M足、日益富裕的情況下,需要自我實現“浩然正氣”的培養,需要更多渠道了解特色旅游等第三產業該如何發展,開始重視孩子的科學教育和心理健康。許多聽課的群眾都說沒有聽夠,盼望再來。作為主辦方的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表示,接下來將利用9-11月份的時間,加大活動力度和密度,帶領更多專業性、高水平的省級專家有針對性地開展社科普及志愿活動,走進省內更多社區和村莊,帶去群眾需要的內容,不斷提升活動的價值和意義。在此基礎上,動員16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部分高校和社科類社會組織按照這一模式到更多的鄉村和社區,開展創新理論的闡釋和家庭教育、身心健康等的宣傳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