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省政協副主席劉均剛帶隊,省政協人資環委主任劉建良、省生態環境廳一級巡視員葛為硯、政協人資環委副主任曲晶晶等一行到淄博開展“為實施我省‘十四五’發展規劃建言”專題調研。省政協人資環特聘專家、省循環經濟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忠蓮應邀參加。
調研組一行以“綠色技術創新,引領綠色發展”為主題,先后到淄博天之潤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淄博煤礦博物館、淄博礦業集團德日建筑群和山頭古窯遺址進行了實地調研,并召開座談會,聽取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工作匯報。
劉均剛主席一行實地考察天之潤
為實施我省“十四五”發展規劃建言座談會
我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忠蓮在座談會上提出兩點建議:一是要持續深化產業賦能,延鏈聚合發展,實現傳統有色產業鏈的縱向延伸和建材產業間的橫向耦合。建議將天之潤公司的電解鋁赤泥-機制砂石、透水磚產業鏈納入淄博市20個優勢產業鏈條,并在資金、產品推廣方面加以扶持;二是深化生態賦能,集群發展。赤泥作為山東省三大固廢難題,其綜合利用問題一直是業內關注的焦點。據計算,每綜合利用1噸赤泥,可節省25元環境污染稅、35-50元治理維護費,同時可節約1-1.5畝土地,按照砂石100元/噸計算,每生產1噸砂石可產生約200元經濟收益。目前天之潤一條生產線年利用赤泥10萬噸,每年可產生經濟收益2000萬。若新增1條年處理100萬噸赤泥的生產線,可產生約2億的經濟效益。因此赤泥的綜合利用不僅可解決堆存占地和環境污染的難題,同時蘊藏著億元級的產業集群,發展前景廣闊。
座談會上,劉均剛主席強調,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助力“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要利用好政協協商平臺優勢,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要把調研過程中收集到的意見建議以及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反映出來,為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