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省政協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專項民主監督”協商座談會。省政協主席葛慧君主持并講話。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副主任易軍講話,副省長溫暖通報山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總體情況,省政協副主席孫繼業作主題發言,副主席程林出席會議。會議在山東沿黃9市分別設分會場。省政協應用型智庫專家、山東省循環經濟協會執行會長張忠蓮應邀參加并做《爭取足引 強化節用 為我省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大會發言。
葛慧君主席表示,今年是省政協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專項民主監督“三年計劃”的第二年,以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為監督重點,在推進委員參與、聯動監督、貫通監督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化對堅持量水而行、節水優先的認識,深化對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認識,深化對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的認識,主動擔當作為,積極建言獻策,以實際行動助推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在山東更好落地落實。要認真總結工作經驗,把握監督總體要求,聚焦全流域和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保護利用制度、推動發展方式全面綠色轉型等重點內容進行協商式監督,著力在完善監督機制和模式上加大探索力度,不斷提高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實效,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作出政協貢獻。
會上,政協委員、智庫專家盧國棟、李振函、張忠蓮、李新峰、張建、馮英明、蔣文強、李斌、劉美華、王衛東、謝剛、徐征和、孫錄寶分別發言,圍繞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環境綜合治理、水生態保護修復等提出建議,與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山東黃河河務局負責同志協商交流,共商務實舉措。省紀委監委,省委省政府督查辦負責同志到會聽取意見建議。
張忠蓮在發言中表示,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和關于治水的重要論述精神,堅持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沿黃重點地區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也存在一些政策問題和實際問題,需要調整和破解。2023年度黃河入海水量217.96億立方米,比年度計劃指標多45.53億立方米,水資源合理利用潛力還需要進一步挖掘,建議我省通過積極爭取引水權利,立足山東作為黃河最下游省份的實際,兜底利用入海前的黃河水,用足用好黃河水資源;建立動態分配機制,靈活調整引黃用水時間和水量計劃,與農業灌溉、生態補水需要相符合,提升水資源配置效率;優化產業用水政策,取消按照行政區域設置沿黃產業限制,按照地理距離合理設置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紅線,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爭取足引、強化節用,讓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黃河大合唱”越唱越嘹亮,為我省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