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生態環境廳一級巡視員葛為硯為山東泰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永勝頒獎
王董事長結合集團發展經歷,現場分享了鋼企在循環經濟方面的經驗看法。他說,“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是時代要求。多年來,泰山鋼鐵秉持“單純、集約、高效、清潔”的建廠方針,在產業優化升級和節能減排上下功夫,實現了從熱軋鋼到冷軋板的延伸、從普碳鋼到不銹鋼的飛躍,逐步實現了全產業鏈的清潔和綠色生產,提前達到了省第四時段超低排放要求。鋼廠體量大、產業鏈長,擁有做好循環經濟的天然優勢。下一步,我們將立足鋼廠、擁抱城市,爭當新時代產城融合的典范,讓鋼鐵產品、讓不銹鋼為人民的生活增光添彩,讓城市因為鋼廠的存在更美好!
2009年被評為“山東省企業技術創新帶頭人”;2011年被評為“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2013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4年被評為“全國鋼鐵工業勞動模范”;2015年被評為“年度中國不銹鋼行業優秀企業家”;2017年被評為第四屆“低碳山東十大領軍人物”;2018年被評為“山東省優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年度山東省兩化融合先進個人”;2019年、2020年兩次被評為“影響濟南”年度經濟人物;2020年被評為山東省優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
作為一家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的當家人,王永勝緊跟時代步伐,秉持新時代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理念,遵循“單純、集約、高效、清潔”的建廠方針,把發展循環經濟放在企業發展的重要地位,在他的帶領下,泰山鋼鐵在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上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道路。主要做法如下:
一、多點開花,打造循環經濟產業化
在王永勝的帶領下,泰山鋼鐵以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為指導,強化資源綜合利用精細化管理和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合理建設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和延伸產業鏈,以提高廢物資源化利用水平和利用附加值,實現了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化發展。
王永勝深知創新引領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依托國家“具有分布式能源特征的綠色轉型技術集成改造示范工程”項目平臺,對鋼鐵主流程配套的焦化生產流程和礦(鋼)渣微粉生產流程進行了能源流、物質流、信息流與污染物系統治理生態化鏈接耦合的綜合研究,2019年投資6000萬元在焦化工序率先開展了焦爐煙氣污染物高效凈化及冶金固廢資源化利用示范工程。運用污染物協同控制和一體化脫除技術,將焦化工序和礦渣微粉生產工序進行生態化鏈接耦合,充分利用煙氣余熱和冶金固廢(礦渣)化學性質,在冶金固廢(礦渣)綠色化產品轉化過程中,既利用了焦爐煙氣余熱對水渣進行烘干,又發揮了超微粉立磨工序的煙氣脫硫功能,完成了煙氣的余熱利用、脫硫脫硝和固廢的產品化升值,實現了焦化/微粉生產過程中污染物的協同治理和能源與資源的綜合利用,對實踐國家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循環經濟、綠色轉型等發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王永勝帶領研發團隊積極探索二氧化碳噴吹資源化利用技術,采用二氧化碳噴吹技術進行高爐噴吹,通過二氧化碳與高爐內的紅熱焦炭發生歧化反應,生成熱值較高的一氧化碳燃料,大大降低冶金焦炭的消耗。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可再次收集后循環利用,大大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時,噴吹二氧化碳可增加料層的透氣性,使得焦炭燃燒充分,熱量得以全部釋放。采用該技術后高爐焦比降低3kg/t,年節約冶金焦炭250-750萬噸,年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約900-2750萬噸,這是泰山鋼鐵在廢氣資源產業化利用的大膽嘗試。
二、科學布局,構建產城融合綜合體
王永勝同志積極推進煤氣制氫產業化。按照《山東省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2030年)》《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5年)》和《濟南市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發展目標要求,泰山鋼鐵發揮全流程城市鋼廠的獨特副產煤氣資源優勢,積極介入制氫、儲運、加氫、用氫等氫能利用領域,助力濟南打造“中國氫谷”綠色能源開發利用示范品牌。目前,“泰山鋼鐵制氫工廠暨加氫母站項目”已完成備案并進入開工前準備階段,目標明年2月建成投產。同時,啟動“氫能綜合利用產業園”建設,加快“工業副產氫”規?;?、低成本、高質量供氫、用氫生態鏈融合,深入氫能產業“制、儲、運、加、用”系列關鍵技術研究開發,利用“仿地幔融鐵浴技術”,加快低成本城市有機固廢制氫項目的落地實施。力爭2025年,形成較為完備的氫氣制儲運加、氫能產品群、氫能循環經濟產業鏈鏈條,打造氫能應用示范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