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id="og6iz"></p>
  • <p id="og6iz"><del id="og6iz"><menu id="og6iz"></menu></del></p>

  • <acronym id="og6iz"><label id="og6iz"></label></acronym>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策研究 > 政策解讀

    新修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系列解讀——危險廢物(三)

    更新時間:2020-08-19 15:50:06點擊次數:4227次字號:T|T



    新《固廢法》有關“危險廢物”方面解讀:第80條—116條


    法律條款

    解讀


    第八十條 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請取得許可證。許可證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禁止無許可證或者未按照許可證規定從事危險廢物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的經營活動。
    禁止將危險廢物提供或者委托給無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其他生產經營者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活動。


    對危險廢物經營活動實行許可證管制,是法律限制措施的重要形式和依法實施、加強監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許多國家的成功經驗和通行做法。本條將“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更名為“危險廢物許可證”,刪去了“經營”二字,以淡化生態環境部門行業管理色彩。

    為了保障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制度的順利實施,本條明確規定,禁止無經營許可證或者不按照經營許可證規定從事危險廢物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的經營活動。

    禁止將危險廢物提供或者委托給無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的經營活動。

    根據本條規定,從事危險廢物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的經營活動必須要有經營許可證,禁止無證經營。而且必須依許可證規定的條件和要求從事經營活動;確立了依法經營的原則。

    本條第三款主要對危險廢物產生者提出了要求,實際是確立了提供或委托時的“事前查驗”原則,即產生者在將自己產生的危險廢物提供或委托給他人收集、貯存、處置前,未查明驗實便提供或委托的,或者明知對方無經營許可證或雖有許可證但其與擬接受的危險廢物不相符合而仍向對方提供或委托的,均屬違法行為。

    根據本法第112條的規定,無經營許可證或者不按照經營許可證規定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處所需處置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所需處置費用不足20萬元的,按20萬元計算。


    典型案例

    案例一、浙江寧波非法退鍍加工點超標排放含重金屬廢水涉嫌犯罪案件

    2020年3月,根據群眾信訪舉報線索,浙江省寧波市生態環境局余姚分局的執法人員趕赴xx生態園進行排查。在一偏僻的臨時搭建棚戶房內發現多個塑料桶隨意棄置,現場存在明顯的退鍍生產痕跡。執法人員立即對現場情況進行拍照、攝影取證,并對案發現場進行證據保全和場地封堵。

    3月25日,余姚分局聯合工業園管委會、公安機關再次進行實地勘查、取證,確定污染源、污染后果等情況,發現棚戶南側的廢水收集池內黑色廢水積存,占地約30多平方,散發著刺鼻性酸味,廢水呈黑褐色,沿一條泥溝流淌,最終匯入河道。執法人員現場對收集池和入河口廢水采樣送檢。經余姚市環境保護監測站監測,收集池內的廢水總銅、總鎳、總鋅、總鉻均嚴重超標;入河口正在排放的廢水總銅濃度14毫克/升、總鎳濃度29.2毫克/升均超過《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1900-2008)(表2排放標準)規定的排放標準10倍以上,已涉嫌嚴重污染環境。

    因該非法退鍍加工點相關業主已涉嫌危險廢物污染環境犯罪,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案例二、天津危險廢物污染環境類刑附民公益訴訟案

    1.基本案情

    2014年7月,王xx在明知其經營的工廠不具備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通過他人偽造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向某公司出示了該許可證,并簽訂化學廢液處理合同,上門處理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混合廢酸等化學廢液。其間,2015至2016年間,王xx在明知肖x不具備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委托肖某處理某公司的含廢酸液的化學廢液。肖x在明知韓xx不具備危險廢物處理資質的情況下,將上述廢酸液運至韓xx經營的位于天津市津南區八里臺鎮大孫莊村的某公司處理。后韓xx將其中部分泄漏的裝有廢酸液的塑料桶丟棄于其公司院外滲坑內,造成周圍環境嚴重污染。經環保部門監測,其丟棄的廢酸桶內廢酸液為危險廢物,屬有毒物質。

    2016年12月起,王xx再次委托肖x處理某公司的含廢酸液的化學廢液。將上述廢酸液丟棄至天津市津南區八里臺鎮碧桂園小區南側水溝內及八里臺鎮洪泥河附近高速公路旁的樹林內,造成周圍環境嚴重污染。經環保部門監測,上述丟棄的廢酸液認定為危險廢物,屬有毒物質由公安機關查獲并依法銷毀。

    案發后,王xx等5人被公安機關傳喚歸案,肖某向公安機關投案,并如實供述犯罪事實。另查明,上述地點造成的污染,已由天津市津南區八里臺鎮人民政府委托相關單位進行處理,產生費用均由天津市津南區八里臺鎮人民政府墊付。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王xx等賠償以上全部治理費用,并主動繳納罰金。

    2.處理結果

    津南區法院審理認為,王xx等人在未依法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為牟取經濟利益,從事收集、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并委托不具備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人員處置危險廢物,嚴重污染環境;違反國家規定,隨意丟棄、堆放未經處理的有毒物質,嚴重污染環境,其行為均已構成污染環境罪,屬共同犯罪。

    被告人王xx犯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禁止從事處理危險廢物相關行業,期限為三年;被告人肖x犯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被告人孟xx犯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萬元……。



    法律條款

    解讀

    第八十一條 收集、貯存危險廢物,應當按照危險廢物特性分類進行。禁止混合收集、貯存、運輸、處置性質不相容而未經安全性處置的危險廢物。
    貯存危險廢物應當采取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防護措施。禁止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
    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單位,貯存危險廢物不得超過一年;確需延長期限的,應當報經頒發許可證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批準;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本條是關于危險廢物分類管理的規定,是《固廢法》(2004版)第五十八條內容。

    1.收集、貯存危險廢物,必須按照危險廢物特性分類進行。危險廢物依其危險特性的不同而分為不同的種類,如毒害性(含急性毒性、浸出毒性等)、爆炸性、易燃性、腐蝕性、傳染性、化學易反應性等。因此,對于不同種類的危險廢物,必須根據其特性,實施適合其特性的污染防治要求,采取不同的污染防治措施,即采取“因廢制宜,分類控制”的污染防治原則。禁止混合收集、貯存、運輸、處置性質不相容而未經安全性處置的危險廢物。

    實際上,有些危險廢物是可以同其他危險廢物混合在一起收集、貯存、運輸或處置的,但是,這種混合必須是以不產生新的危險性質更為嚴重的危險廢物、不會導致更為嚴重的污染為前提,必須是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安全性混合。因此,必須對危險廢物的混合施以必要的嚴格的限制,提出“事前安全處理、處置”的要求。

    2.對貯存危險廢物的要求

    根據本條規定,貯存危險廢物必須采取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防護措施。這里的“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是指《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

    針對危險廢物處置工作中面臨的處置設施不足、長期貯存不處置問題,本條規定貯存危險廢物不得超過一年,確需延長期限的,必須報經原批準經營許可證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貯存,是指將固體廢物臨時置于特定設施或者場所中的活動。

    3.禁止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實質上是采取稀釋的方式貯存危險廢物,從而增加了危險廢物的數量、增大了其體積,使污染防治更為復雜和困難,并未達到污染防治的目的。因此,這種行為是不能允許的違法行為,必須予以禁止。

    根據本法規定,未經安全性處置,混合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具有不相容性質的危險廢物的,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的,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法律條款

    解讀

    第八十二條 轉移危險廢物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填寫、運行危險廢物電子或者紙質轉移聯單。
    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轉移危險廢物的,應當向危險廢物移出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申請。移出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商經接受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同意后,在規定期限內批準轉移該危險廢物,并將批準信息通報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未經批準的,不得轉移。
    危險廢物轉移管理應當全程管控、提高效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公安部門制定。

    本條是關于轉移危險廢物管理的規定,是《固廢法》(2004版)第五十九條內容。

    本條所涉及的轉移,只限國內的轉移活動。涉及危險廢物轉移的活動的,既有危險廢物的產生者,也包括危險廢物的運輸者或者準備接受危險廢物的貯存、處置者等。

    對危險廢物轉移的管制措施主要是實行轉移聯單及報告制度。目的是為了控制危險廢物的流向,掌握危險廢物的動態變化,監督轉移活動,控制危險廢物污染的擴散。

    本條第一款規定,轉移危險廢物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填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并向危險廢物移出地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移出地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商經接受地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后,方可批準轉移該危險廢物。

    本條第二款規定,主要是強化危險廢物轉移的管理,在轉移過程中應當進行全過程監管。



    典型案例

    案例一、長江跨省傾倒萬噸危險固廢案宣判!源頭企業罰千萬,12人獲刑

    1.基本案情

    2017年7月,長江航運公安局蕪湖分局接到舉報,有不法人員從外省以車、船運輸近千噸危險廢物和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傾倒至銅陵市義安區長江堤壩的江灘上。經前期初步排查、現場勘查、提取物證。按照公安部的統一部署要求,安徽省公安廳成立省廳“10.12”危廢傾倒案專案組。

    通過排查,專案組很快確定貨主是通過某App平臺直接尋找運輸需要的貨車,最終鎖定直接參與跨省運輸疑似危險廢物的2名貨車司機,進而通過貨車司機,發現了傾倒的“貨物”源于浙江省嘉善縣xx公司,該公司經營范圍是生產銷售建筑五金件、高強度精密緊固件,精沖模具,線材銷售。在公司現場,專案組發現了白色噸包帶包裝的酸洗污泥,污泥已經呈現紅褐色,這與傾倒現場發現的污泥屬于同一類。

    2008年這家公司的環境影響報告書中,載明該公司在廢水處理污泥屬于危險固廢(危險廢物分類編號為HW17),2009年3月嘉善縣環境保護局批復中,亦明確廢水處理污泥屬危險固廢須分類收集后委托具有固廢處理資質的專業單位處置。

    然而為降低固廢處置成本,該公司一直將固廢交由無處置資質的中間商進行處置。黃xx是該公司副總經理兼環保責任人,2017年5月,為盡快整改公司危險廢物堆場,他在明知廢水處理污泥屬于危險廢物的情況下,仍交代公司的姜某清將廢水處理污泥中的酸洗污泥作為一般固廢進行處置。之后,姜某清又聯系上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浙江中間商李某紅,李某紅又伙同他人聯系上銅陵的中間商汪xx,確定110元/噸的處置價格,將酸洗污泥交給他們處理。此后,這批危險固廢經陸路跨省運輸并傾倒在銅陵濱江大道北段與朱永路連接處的長江堤壩內。經專案組查證,其中被隨意傾倒的兩車酸洗污泥竟然達到了62.88噸,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根據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2018年4月出具的環境損害評估報告,在“10.12”污染環境案中被公安機關發現的非法傾倒的62.88噸酸洗污泥,導致傾倒區域的土壤和地下水環境介質受到損害,造成應急監測、應急清運和應急處置等公私財產損失共計39277.15元,生態環境修復費用經估算約為553040元。

    在偵辦系列環境污染案件過程中,專案組還發現李xx等人通過長江水路運輸的方式,將313.28噸膠木非法傾倒在長江銅陵段上蔣村江邊,還在銅陵上江村江邊發現了此前傾倒的3船固體廢物,共計2525.89噸,另查證非法傾倒長江的江蘇危險廢物1022.46噸,現場查獲固體廢物7600余噸。

    2.處理結果

    2018年9月28日上午,鏡湖區人民法院對這起跨省非法傾倒危險廢物污染環境案進行了公開宣判。

    法院經審理查明,2016年7月27日至2017年5月22日期間,被告單位浙江xx公司及相關負責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酸洗污泥交由無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被告人李xx等人進行處置。被告人李xx等三人通過偽造國家機關、公司印章,制作虛假的公文、證件,非法處置酸洗污泥。最終在江蘇省淮安市、揚州市、蘇州市、安徽省銅陵市非法處置危險廢物酸洗污泥共計1071.61噸,其中在銅陵市長江堤壩內非法傾倒酸洗污泥62.88噸。經鑒定,涉案的酸洗污泥是具有毒性特征的危險廢物。

    法院還查明部分被告人非法處置有毒、有害固體廢物及造成財產損失的事實,一審判處被告單位浙江xx公司犯污染環境罪,判處罰金人民幣一千萬元;12名被告人均犯污染環境罪,分別被判處六年至五年九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均并處罰金二十萬元;其余各被告人也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罰金;并對各被告人的違法所得予以追繳。

    此外,檢察機關對xx公司等兩被告單位及李長紅等11人提起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據此,法院判決被告單位及被告人連帶賠償因非法處置危險廢物和非法傾倒固體廢膠木產生的生態環境修復費用、應急處置費用、鑒定評估費用合計6657850.37元。

    案例二、江蘇宿遷非法傾倒危險廢物涉嫌犯罪案件

    2020年3月,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生態環境局接到舉報電話,反映在沭陽循環經濟產業園內的某廢棄化工廠院內發現不明鐵紅色液體。執法人員立即趕赴現場,并及時聯系公安部門到場展開聯合調查。經查,當事人章xx、王xx在沭陽縣桑墟鎮非法開設了一個化工作坊,二人將離心甩干機產生的廢母液直接排入院內的溝渠和滲坑中。同時,部分廢母液被二人用車輛運輸至沭陽縣循環經濟產業園某廢棄化工院內傾倒,傾倒數量約100噸。經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鑒定報告,該批廢水的pH值均小于2,屬于強酸性危險廢物,當事人章xx、王xx非法傾倒危險廢物行為涉嫌構成犯罪。

    沭陽生態環境局將該案有關材料移送到沭陽縣公安局,桑墟鎮政府已委托有資質的企業對該批危廢暫存處理。



    法律條款

    解讀

    第八十三條 運輸危險廢物,應當采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并遵守國家有關危險貨物運輸管理的規定。

    禁止將危險廢物與旅客在同一運輸工具上載運。

    本條是關于運輸危險廢物管理的原則規定,是《固廢法》(2004版)六十內容。

    運輸危險廢物,必須同時符合兩個要求,即無害環境和安全。一是必須采取各種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做到無害環境的運輸。二是必須將所運輸的危險廢物作為危險貨物對待,使用和遵守國家有關危險貨物運輸管理的規定。運輸危險貨物的運輸者,可以是產生者本身(自行運輸),也可以是專門運輸者或擬接受危險廢物者,都必須遵守本法的規定。

    依照本條規定,禁止將危險廢物與旅客在同一運輸工具上載運或客貨混裝混運。明確運輸危險廢物的交通工具不得搭載旅客,做到運輸危險廢物的交通工具必須專用。



    法律條款

    解讀

    第八十四條 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場所、設施、設備和容器、包裝物及其他物品轉作他用時,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消除污染處理,方可使用。

    本條是關于受危險廢物污染的設施、物品的安全處理的規定,是《固廢法》(2004版)六十一內容。

    規定在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危險廢物過程中所使用的場所、設施、設備、容器、包裝物品、裝置、運輸工具或其他物品,因直接與危險廢物接觸,故已受到了危險廢物的污染,實際已成為具有危險性質的污染物,其在轉作他用之前,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消除污染的安全性處理,以避免和防止二次污染。如未作安全性處理消除污染的,則不得轉作他用。



    法律條款

    解讀

    第八十五條 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單位,應當依法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并向所在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備案;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進行檢查。


    本條是關于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的規定,是《固廢法》(2004版)第六十二條主要內容。

    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單位,應當根據本單位情況,預先制定在可能發生意外事故時所擬采取的應急措施方案和事故防范措施,并予以落實。防范措施一般包括建立健全事故防范的規章制度和組織體系,事故發生時擬采取的應急方案和措施,配備控制、減輕或消除污染所需的設備、器材等。

    本次修改在備案和檢查部門增加了“其他負有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有關部門應當預先了解危廢單位應急措施和防范措施,以便屆時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控制污染危害的蔓延和擴大;同時,也必然要求各有關部門應當對危廢單位的事故防范工作和應急準備工作進行檢查,督促各單位認真準備和落實有關措施。



    法律條款

    解讀

    第八十六條 因發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發性事件,造成危險廢物嚴重污染環境的單位,應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者減輕對環境的污染危害,及時通報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居民,并向所在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接受調查處理。

    本條是關于危險廢物污染事故應急制度的規定,是《固廢法》(2004版)第六十內容。

    危險廢物污染環境事故,根據事故危害的程度,可分為一般的、較大的、重大的和特大的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四個等級。

    根據本條的規定,發生了危險廢物污染環境事故的單位,必須履行下列義務:1.立即采取處理措施。2.必須將污染事故發生的情況及時通報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居民。3.向所在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并接受調查處理。



    法律條款

    解讀

    第八十七條 在發生或者有證據證明可能發生危險廢物嚴重污染環境、威脅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負有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立即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由人民政府采取防止或者減輕危害的有效措施。有關人民政府可以根據需要責令停止導致或者可能導致環境污染事故的作業。

    本條是關于發生危險廢物嚴重污染事故時有關政府部門采取緊急措施的規定,是《固廢法》(2004版)第六十內容。

    在發生或者有證據證明可能發生危險廢物嚴重污染環境、威脅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有關其他監督管理部門必須立即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以杜絕事故的發生。

    報告的內容通常包括:環境受到嚴重污染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時間、地點、范圍、危害程度、主要原因,有關排污單位的排污情況,污染危害情勢分析,解除或減輕污染危害的應急措施、建議等。

    在接到報告后,人民政府應當采取防止或者減輕危害的有效措施。一旦決定了采取措施,有關的單位和個人必須無條件服從。

    為了避免危險廢物嚴重污染事故的擴大和蔓延,防止給環境和居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更大的危害,有關人民政府如果認為有必要責令停止導致或者可能導致環境污染事故作業的,則有權責令停止該項作業。



    法律條款

    解讀

    第八十八條 重點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場所退役前,運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設施、場所采取污染防治措施。退役的費用應當預提,列入投資概算或者生產成本,專門用于重點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場所的退役。具體提取和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規定。


    本條是關于重點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場所退役費用的規定,是《固廢法》(2004版)第六十內容。

    重點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場所的退役涉及到諸多環節,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退役后的維護費用和場地生態恢復、土地復墾的費用也非常高。因此,重點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場所的投資或營運單位應當在投資建設前或該設施、場所運行過程中預提退役費用,列入經營成本。

    我國重點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場所的退役費用的預提取和管理辦法,需要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按照本法規定制定,以保證這一規定的有效實施。



    法律條款

    解讀

    第八十九條 禁止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過境轉移危險廢物。

    本條是關于禁止過境轉移危險廢物的規定,是《固廢法》(2004版)第六十內容。

    為保護我國的環境和人民健康,維護社會正常秩序,維護國家主權,明令禁止經我國過境轉移危險廢物,包括經過我國管轄的海域和其他區域。本條規定的內容與我國已加入的《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的巴塞爾公約》的要求是一致的,是符合國際環境保護公約的基本準則和法律規定的。



    法律條款

    解讀

    第九十條 醫療廢物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管理??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能力建設。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加強對醫療廢物收集、貯存、運輸、處置的監督管理,防止危害公眾健康、污染環境。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依法分類收集本單位產生的醫療廢物,交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及時收集、運輸和處置醫療廢物。
    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滲漏、擴散。

    本條是及時總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過程中有關醫療廢物管理的經驗,增加的醫療廢物特別是應對重大傳染病疫情過程中醫療廢物的管理規定。

    醫廢管理方面的調整主要包括:一是明確醫療廢物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管理??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能力建設。二是明確監管職責??h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加強對醫療廢物收集、貯存、運輸、處置的監督管理,防止危害公眾健康、污染環境。三是突出主體責任。醫療衛生機構應當依法分類收集本單位產生的醫療廢物,交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及時收集、運輸和處置醫療廢物。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滲漏、擴散。



    典型案例

    廠房內堆滿帶血醫療垃圾,警察戴防毒面罩進場調查

    1.基本案情

    廣西來賓市x公司負責人為牟取利益,私自將從河池10多家醫院收集到的醫療廢物進行分揀清洗后,轉賣他人。清洗廢水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流入下水道。興賓公安分局已將6名相關人員刑事拘留。

    該公司經營范圍為普通貨物道路運輸、醫療廢物收集運輸、廢舊金屬及塑料回收服務等,并未有醫療廢物處置資質,亦未辦理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2018年7月,來賓市公安局興賓分局會同多個部門,對該公司調查取證。

    現場發現,該公司有一個約250平方米的簡易棚和占地約500平方米的廠房,廠房門口堆放有大量來源不明、帶血的醫療容器。在棚內存放有大量編織袋,里面有紗布、帶血的棉簽、口罩、針管、針筒、手術器械等醫療廢物。經辨認,這些醫療廢物上有“xx市第一人民醫院”“xx市中醫院”“xx市人民醫院”等10多家醫院的標識。

    在清洗醫療廢物的小房間,還發現有兩臺塑料破碎機,地板上還殘留有清洗醫療廢物的血跡,一堆堆帶血的輸血袋、輸血管和容器也被堆放在一旁等待破碎?!袄锩鏆馕墩娴淖屓穗y以忍受,戴醫護口罩都不行?!?/span>xx出所民警劉警官回憶說,現場氣味刺鼻,他換了防毒面罩才進入調查。

    根據委托合同顯示,從2016年11月起,由該公司負責從河池市各醫院收集有關醫療廢物,送至北海市某環保有限公司處理。但是從2017年3月開始,該公司負責人韋某周租下如今的廠房私自處理醫療廢物,一噸廢棄塑料能賣三四千元,每月都有固定的人上門收取。令人震驚的是,清洗醫療廢物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污染物,未經任何處理,直接倒入倉庫內的排污口,對當地的水、土和空氣等環境造成了污染。

    7月5日至7日,該公司倉庫里的醫療廢物轉運至北海市某環保有限公司依法處理。經稱重,醫療廢物共計47.7噸,廢棄輸液瓶1.55噸。

    2.處理結果

    截至2018年7月10日,韋某等7人被抓獲歸案?!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規定:違法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法律條款

    解讀

    第九十一條 重大傳染病疫情等突發事件發生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協調醫療廢物等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處置等工作,保障所需的車輛、場地、處置設施和防護物資。衛生健康、生態環境、環境衛生、交通運輸等主管部門應當協同配合,依法履行應急處置職責。

    本條是新增的醫療廢物特別是應對重大傳染病疫情等突發事件發生時完善應急保障機制的管理規定。

    重大傳染病疫情等突發事件發生時,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協調醫療廢物等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處置等工作,保障所需的車輛、場地、處置設施和防護物資。按照事權劃分的原則安排必要的資金用于重大傳染病疫情等突發事件產生的醫療廢物等危險廢物應急處置。

    各相關主管部門應當協同配合,依法履行應急處置職責。



    法律條款

    解讀

    第七十三條 各級各類實驗室及其設立單位應當加強對實驗室產生的固體廢物的管理,依法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實驗室固體廢物。實驗室固體廢物屬于危險廢物的,應當按照危險廢物管理。

    本條是新增的實驗室固體廢物管理的基本要求。

    明確規定各級各類實驗室及其設立單位應當加強對實驗室產生的固體廢物的管理,依法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實驗室固體廢物。實驗室固體廢物屬于危險廢物的,應當按照危險廢物管理。


    法律條款

    解讀

    第六十六條 國家建立電器電子、鉛蓄電池、車用動力電池等產品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

    電器電子、鉛蓄電池、車用動力電池等產品的生產者應當按照規定以自建或者委托等方式建立與產品銷售量相匹配的廢舊產品回收體系,并向社會公開,實現有效回收和利用。

    國家鼓勵產品的生產者開展生態設計,促進資源回收利用。

    第六十七條 國家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等實行多渠道回收和集中處理制度。

    禁止將廢棄機動車船等交由不符合規定條件的企業或者個人回收、拆解。

    拆解、利用、處置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棄機動車船等,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采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

    本條是新增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基本要求。

    近年來,我國在部分電器電子產品領域探索實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取得了較好效果。為進一步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2016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國辦發〔2016〕99號),在電器電子產品、汽車和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鉛酸蓄電池、飲料紙基復合包裝等領域實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加快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的制度框架和責任明確、規范有序、監管有力的激勵約束機制,推動生產企業切實落實資源環境責任,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為進一步推動法治引導,復制和推廣實踐經驗,本條規定,國家建立電器電子、鉛蓄電池、車用動力電池等產品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電器電子、鉛蓄電池、車用動力電池等產品的生產者應當按照規定以自建或者委托等方式,建立與產品銷售量相匹配的廢舊產品回收體系,并向社會公開,實現有效回收。國家鼓勵開展生態設計,促進資源回收利用。


    典型案例

    福建寧德廢舊鉛酸蓄電池加工廠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涉嫌犯罪案件

    2020年4月4日,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生態環境局接到“12369”環保舉報熱線電話,稱沙江鎮xx村有一加工廠非法從事廢舊鉛酸蓄電池加工。霞浦縣環境執法、環境監測人員快速響應,聯合霞浦縣公安局沙江鎮派出所民警到現場展開調查。

    現場檢查發現,該加工廠正在從事廢舊電動車鉛酸蓄電池拆解、極板熔煉,廠房內地面堆放有大量已拆除塑料外殼的鉛酸蓄電池極板和大量未拆解的廢舊鉛酸蓄電池;廠區外堆放熔煉產生的除塵灰、煉鉛爐渣等。經查,該加工廠未取得廢舊鉛酸蓄電池處置許可,2019年12月投產至今總共處置3批次的廢舊鉛酸蓄電池,共采購廢舊鉛酸蓄電池130余噸,銷售鉛錠所得款項合計80余萬元。經過磅稱重,該加工廠已拆解的廢舊鉛酸蓄電池(危險廢物類別為HW49)56.54噸、廢棄的煉鉛爐渣(危險廢物類別為HW48)22.2噸、含鉛除塵灰(危險廢物類別為HW48)16.19噸。

    因該加工廠拆解廢舊鉛酸蓄電池的行為涉嫌污染環境犯罪,寧德市霞浦生態環境局已將案件移送霞浦縣公安局進一步偵辦。


    法律條款

    解讀

    第九十九條 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


    在環境高風險領域建立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一直是我國在推行的重要制度。本條是首次通過立法明確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規定。

    29131月,原環境保護部要求各地開展涉重金屬企業等高環境風險企業的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20176月,在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原環境保護部和原保監會聯合研究制訂了《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201910月,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提升危險廢物環境監管能力、利用處置能力和環境風險防范能力的指導意見》(環固體〔201992號),提出“依法將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和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納入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投保范圍”。

    本條明確要求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具有一定的開創意義。



    違法條款

    罰則

    第一百一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可以責令停業或者關閉:

    (一)未按照規定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的;

    (二)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制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或者申報危險廢物有關資料的;

    (三)擅自傾倒、堆放危險廢物的;

    (四)將危險廢物提供或者委托給無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其他生產經營者從事經營活動的;

    (五)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填寫、運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或者未經批準擅自轉移危險廢物的;

    (六)未按照國家環境保護標準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或者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的;

    (七)未經安全性處置,混合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具有不相容性質的危險廢物的;

    (八)將危險廢物與旅客在同一運輸工具上載運的;

    (九)未經消除污染處理,將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危險廢物的場所、設施、設備和容器、包裝物及其他物品轉作他用的;

    (十)未采取相應防范措施,造成危險廢物揚散、流失、滲漏或者其他環境污染的;

    (十一)在運輸過程中沿途丟棄、遺撒危險廢物的;

    (十二)未制定危險廢物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的;

    (十三)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危險廢物管理臺賬并如實記錄的。

    第一百一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危險廢物產生者未按照規定處置其產生的危險廢物被責令改正后拒不改正的……

    第一百一十四條 無許可證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未按照許可證規定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

    第一百一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固體廢物輸入境內的……

    第一百一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過境轉移危險廢物的……

    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五項、第六項、第七項、第八項、第九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行為之一,處10100萬元的罰款;有前款第三項、第四項、第十項、第十一項行為之一,處所需處置費用3~5倍的罰款,所需處置費用不足20萬元的,按20萬元計算。

    違反本法規定,危險廢物產生者未按照規定處置其產生的危險廢物被責令改正后拒不改正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組織代為處置,處置費用由危險廢物產生者承擔;拒不承擔代為處置費用的,處代為處置費用13倍的罰款。

    無許可證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100~500萬元的罰款,并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或者關閉;對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處10100萬元的罰款。

    未按照許可證規定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處50200萬元的罰款;對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處550萬元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或者關閉,還可以由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違反本法規定,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固體廢物輸入境內的,由海關責令退運該固體廢物,處50~500萬元的罰款。

    承運人對前款規定的固體廢物的退運、處置,與進口者承擔連帶責任。

    違反本法規定,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過境轉移危險廢物的,由海關責令退運該危險廢物,處50~500萬元的罰款。



    山東省循環經濟促進會 (編輯:admin)
    網站首頁  | 客服中心  | 廣告服務  | 幫助信息  | 聯系我們
    在线播放国产女同闺蜜_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_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 <p id="og6iz"></p>
  • <p id="og6iz"><del id="og6iz"><menu id="og6iz"></menu></del></p>

  • <acronym id="og6iz"><label id="og6iz"></label></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