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id="og6iz"></p>
  • <p id="og6iz"><del id="og6iz"><menu id="og6iz"></menu></del></p>

  • <acronym id="og6iz"><label id="og6iz"></label></acronym>

    當前位置:>> 首頁 > 經驗交流

    錢易:資源再生破解中國經濟發展魔咒

    更新時間:2015-11-09 16:31:59點擊次數:10934次字號:T|T

    另一方面,還要求生產廠商回收利用廢舊產品,因為生產廠商有技術、有能力實行再制造,把廢舊產品上的零部件使用到新產品的生產中,還能確保產品的質量,達到減少資源消耗、降低生產成本、又減少污染排放的三贏效果?!?/span>

    但毋庸置疑的是,實施生產者延伸責任制最基礎、也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仍然是對廢棄產品的回收。錢易指出,在這個方面日本再次走在了中國的前面。

    “日本在城市垃圾處理方面做的最好,其城市垃圾分類多達32種,在全國設有26個生態鎮,其中全部都是各種各樣的垃圾回收、處理工廠,幾乎包含了處理一個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能力;德國的城市垃圾回收率、收集率也都在 60%以上,再利用率在 90%以上?!?/span>

    “按照比例,日本的單位GDP消耗資源數量是最少的。緊隨其后的是德國,其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資源消耗卻降幅很快,在這個領域的進步很大?!卞X易說:“中國與德、日相比,差距仍然極大,還有太多的短板需要我們去彌補?!?/span>

    資源再生的實施

    對于資源再生的實施,錢易指出必須要落在實處。她就此建議,應大力加強工業園區的生態化建設:“這些年中國各地都發展了許多工業園區,但許多園區中不同企業只是簡單地成為鄰居而沒有能夠形成工業共生代謝的關系,因此也還不是生態化的園區?!?/span>

    據錢易介紹,所謂工業共生(industrial symbiosis)代謝,是指一種工業企業,其架構下的某一生產過程產生的廢物可以用作另一生產過程的原料,從而最高效地利用資源和最大化地減少工業廢物。

    生態工業園區是根據工業生態學原理和循環經濟理念設計建立的一種新型工業組織形式,通過工業園區內物流和能源的正確設計,模擬自然系統建立產業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循環途徑,實現物質閉環循環和能量多級利用。

    在這樣的體系中,一個企業的“廢物”同時也是另一個或多個企業的原料,由此可以實現整個體系向系統外的零排放。

    本質上,生態工業園區是人模擬自然生態系統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工業平衡體系,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它可以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資源。生態園區內的工業鏈接服從自然生態規律,但同時也受市場經濟規律的制約,其中人的主觀能動性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生態化園區以生態工業理論為指導,不僅著力于園區內生態鏈和生態網的建設,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率,從工業源頭上將污染物排放量減至最低、實現區域清潔生產,而且仿照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循環方式,使不同企業之間形成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合,使上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成為下游生產的原料,達到相互間資源的最優化配置。
        與傳統的“設計—生產—使用—廢棄”生產方式不同,生態工業園區遵循的是“回收—再利用—設計—生產”的循環經濟模式。

    錢易以廣西貴港生態工業園區為例,闡述了生態工業與生態園區的具體例證:一根甘蔗,傳統的制糖工藝是“甘蔗--制糖--蔗渣”,但在生態工業理念下,—甘蔗、蔗渣、糖蜜、等所有廢料都得到了利用,除了蔗糖產品外,還可獲得酒精、牛肉制品、牛奶制品、酒精、紙漿、紙張等多種產品,廢棄物幾乎全部成了資源。

     

    資源再生雜志 (編輯:張化冰)
    網站首頁  | 客服中心  | 廣告服務  | 幫助信息  | 聯系我們
    在线播放国产女同闺蜜_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_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 <p id="og6iz"></p>
  • <p id="og6iz"><del id="og6iz"><menu id="og6iz"></menu></del></p>

  • <acronym id="og6iz"><label id="og6iz"></label></acronym>